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38节
</br> 第218章 【回光返照】
</br> 对此方长并不意外,这种情况倒也常见。
</br> 人类是种很复杂的生物,最高尚的高尚和最卑劣的卑劣,都能在这个群体中看到。所以这种看到惨事于心不忍,收留遭难邻家老人的事儿,并不太让人意外。
</br> 而且刚刚方长的诊断并不是无的放矢,按照大夫的标准,确实已经是时日无多。而他并不适合出手阻止这一切,毕竟生死之事乃是天命,贸然救治,干涉的因果太多,而且有违自己修行之道。
</br> 他只是继续和面前的父子二人聊天,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故事。
</br> 面前父子二人虽然身上手上有风霜之色,院里摆满了生存所用木工工具,和未完成的木器,但依然能从他们的肤色上,看出二人原本的养尊处优。加上屋子里装满几个书架的书籍,可知也是诗书传家的人。
</br> “阁下是因何而落魄至此?”
</br> 像普通江湖郎中那样打量了周围后,方长朝面前宋环问道。
</br> 对于他的问题,面前中年人倒也不以为意,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不再以之为愧,更何况面前这位郎中,无端的让人心生亲近。
</br> 于是他拽过旁边掉漆的木凳子坐下,叹道:
</br>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在下曾经也是饱读诗书,官至几州督巡,虽然官职不高但权责不轻。但后来进京述职时候,因事情恶了上官,被剥了官职发落为平民。”
</br> “为宦几年,倒也没攒下什么钱财,去职后又没有收入。幸好家中人丁稀少,遣散了仆人之后,用年轻时候手艺做些木工活计,兼幼子听话贴心,倒也勉强糊口。”
</br> 方长问旁边少年道:
</br> “这几年读书可曾落下?”
</br> “不曾。”少年十分自信地说道。
</br> 旁边宋环也道:“虽然落魄,但家中藏书都留了下来,就算有孤本珍本要卖掉,在下也提前眷抄。加上罢官之后,平日里竟然有了许多闲暇,可以自在教授吾儿。”
</br> 少年宋山在一旁连连点头说道:“就算是白日里做活时候,爹爹也总是口中不停教授我学问叻。爹爹当官时候,可没空教我,甚至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他几次。”
</br> 欣慰地抚摸了下孩子的脑袋,中年人叹道:
</br> “宦游人家,常态如此。且不说落魄了家乡也回不去,原本有来往的亲戚也往往会断了联系,书中说的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唉……”
</br> 三人正自交谈,旁边榻上无力的哎呦声传来,却是昏迷的病人正在醒来。
</br> “水……”
</br> 宋山走到一旁,在水罐里面倒了些清水,喂给床上老人。几口下去,湿润感觉给病人带来了些许清明,睁开眼睛朝宋山道了声谢,又看到旁边方长样子,语气虚弱地说道:
</br> “是大夫来了啊,莫要破费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这情况已经没有救了。”
</br> 三人沉默了下,倒是旁边宋山安抚了他几句。
</br> 老者微微打起了精神,说道:
</br> “我这辈子也算值了,只可惜老年不慎,落魄时候又遇到了这种事情,导致垮了身体,算是再没有机会重新起家了,这时候死了也挺好,免得后面日日自怨自艾的凄凉,都怪这场怪病。”
</br> 倒是方长忽然沉声说道:
</br> “还有什么话想说,不如都说出来吧?是否有什么遗憾或者有身后事嘱托?”
</br> 听到这位“郎中”说出这话,不管是宋环宋山,还是躺在榻上的老者,都扭过头来看说话人。他们都意识到,现在是病人回光返照的时候,怕是榻上之人,马上就要撒手人寰。
</br> 老者挣扎着要坐起来,宋山立刻上前扶起,又在后面垫了东西让他坐稳。
</br> 他看了看周围,比刚刚又精神了些,语速不快地说道:
</br> “身后事?也没啥可说的,现在我也是身无长物,一身轻松。还好我家里人丁不旺,仅有的两个孩子不听话,带着钱财兵刃进了江湖,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也只当他们没有,也不用给他们交代。等我死了,你们施舍张草席把我一卷,丢进城外乱葬岗里就好。”
</br> 说到这里,老人又有些愤恨:
</br> “只是老天无眼,原本我在家里,有屋有田,家里有的是佃户,畜棚里几十条牲口,结果竟然发大水,河流改道。几代人积累的家业,一朝丧尽,家里的田地屋舍都被河流改道冲毁,佃户也跑光了。
</br> “本来在这里筹划着,去什么地方买块田重新起家,都怪我鬼迷心窍,结果又被那些贼人诓骗,现在什么都没剩下。”
</br> “其实到这一步也不是太大问题,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给我十年,再有个两三次灾荒,我还是人上人……可惜,这病,这幅身体是不会给我时间了……”
</br> 宋山在一旁皱了下眉头,说道:
</br> “十年保准发家?这会不会是不义之财。”
</br> 回光返照的老人看了他一眼,连连嗤笑道:
</br> “这天下间,有哪个起家都是义财?都是双手沾满罪过的人。就算那些传承多代的富贵人家,也无非是祖上做恶,等后代儿孙再不断行善,养出个好名声,也就有了底蕴。”
</br> 眉头皱得更深,宋山继续道:“这不合理。”
</br> 老人哈哈一笑:“当然不合理,但报应又不搞连坐,死后投恶胎也是自己的事儿,与后代儿孙无干。说到底,这些土地财产传承给后代,就像皇位爵位往下传一样,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这种样式总是避免不了。”
</br> 宋山沉默不言,倒是他父亲宋环微微叹气。
</br> 为官多年又是各地巡查的职位,他知道面前老人所言不虚,这种事情虽然听起来不合理,但却是普遍现象。
</br> 又聊了会儿,榻上老人夸奖致谢了宋家父子几遍。
</br> 而后,他便如打瞌睡一样,慢慢低头,最终断了呼吸。方长入了修行后自有灵视,他能看到老者魂魄悠悠而出,借着最后那口阳气,瞬间出屋离院,也不用巡游差人们指引,如平常情况一样,入了轮回路。
</br> ------------
</br> 第219章 【小路前方又一城】
</br> 宋山看着榻上叹道:“前些天,附近府城里忽然来了几个人,到处宣扬可以代卖货物,只需要预交订金,便可领货售卖,卖不完的还能用高价回购。一开始的几个月,他们确实是如此做的,确实回购了那些货物,于是周边不少人将身家投了进去。”
</br> “但到了后面,忽然有一天,他们连人带货部消失,允诺好的回购也没了。之前许多人甚至是借钱加入,包括这位,那檀木香又是贵重物品,平常人家用不上,在这方圆几百里又能卖掉多少?更何况根本不值那个价,砸在了手里。”
</br> “许多人倾家荡产,但放贷的可不管这些,到处追债弄得府里乌烟瘴气。有些人家受不了,直接一死了之,或者妻儿都被捉去抵债,凄惨无比。这位则是被收走了房屋和浮财之后,堪堪抵债,但也一无所有……”
</br> 方长手拢在袖中,微微掐算了下,心里一奇,问道:
</br> “可知道这伙人来自于何处?”
</br> 宋山道:
</br> “好像听人提过一嘴,这伙人是来自广平府?他们自称那里有两位豪奢公子,一姓宋,一姓吕,合伙开的好大事业,为自己背书,招致了不少人信任。”
</br> “但想来他们也不会说实话,哪个骗子会有恃无恐将自己根脚说出来?估计早就不知道逃去了何处,天下这么大,也没人还有精力财力去追查,唉……”
</br> 方长嗯了一声,暗自寻思。
</br> 刚刚他掐算之下,忽然发现这伙罪犯的踪迹,只能找到个大概,具体位置竟然模糊不清。
</br> 这种情况他并不陌生,必然和这次大劫有所牵扯,应当是敌方一些成员所做,他暗暗记在心里,预备以后若是遇到则管上一管。
</br> 宋氏父子二人准备开始忙碌老者后事,顺便朝方长道谢后,准备将其送出门外,这时候院门响起了敲门声,紧接着有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门外喊道:
</br> “家里有人嘛?‘材’到了。”
</br> 却是他们并没有像病逝者所说那样,找张草席,而是拿出积蓄,在专门的店家那里订了口薄皮棺材,虽然不操办丧事,但却能给逝者一个容身之所,也算仁至义尽。
</br> 而此地民间忌讳“送棺材上门”这种事情,所以提到之后,往往单用一个“材”字,取和“财”声音相同,讨个吉利。负责送货上门的棺材店伙计们,入行时候就会被告诫此事,千万不能说错——
</br> ——以免被人家用棍棒打出去。
</br> 方长侧过身子让开门,看几个壮汉将棺材抬进小院,而后和宋家父子结了尾款。
</br> 他转过头,举起手中灵泉剑化作的招牌,朝外面走去。
</br> 小镇上依然安静,但也有镇民来来回回走,听到宋家父子招呼,开始有人呼唤邻居,过去帮忙入殓。
</br> 但这些和方长无关了。
</br> 镇上没有酒馆,倒是一家客栈里面还摆着几个大酒缸,卖没有掺水的高粱酒和米酒。他又给自己葫芦里面加了些高粱酒,而后要了两碗米酒,就着店里售卖的简单小菜,自斟自饮了一番,才离开这里。
</br> …………
</br> 几十里后,附近景色与之前又有不同。
</br> 这里地势不高,离着江水近,温度又合适,于是道路两旁满是稻田。村镇人家的屋舍样式,还有百姓们风俗口音,也与之前所见各地有区别。
</br> 方长看过一些书,包括从章山神那里抄录的那本《地理山川杂记》,都曾经提及这里。
</br> 据说,此处在上古时期,曾经是广袤大泽,鱼鳖众多,又有大量水生妖怪盘踞其中。
</br> 但是由于气候变动和大江变迁,大泽消失不见,变为广袤农田,到处都是人烟。
</br> 妖怪们也渐渐消亡,倒是鱼鳖依然在大泽留下的诸多湖泊中繁殖,并成为人类桌上的重要食物。
</br> 连路边野店里,方长也能买到鱼羹。
</br> 最近他没有走官道,而是顺着蜿蜒小路,穿村过镇,偶尔也会被人家叫去看病。
</br> 每当此时,他就为病人诊脉,并开个药方让求医人家去抓。
</br> 方长看病的收费,和普通游方医生一样低廉,故而每每开过药方后抽身便走,是否使用所留药方,往往看患者家里对自己的信任。而且村镇里抓药并不方便,这一路上,更没有留下等待患者药到病除的时候。
</br> 路上也不是低洼,此处大地似乎多有褶皱,大片稻田之间,丘陵亦是不少。
</br> 往往在这些难以灌溉的山坡地上,会有村镇人家,盖因此地雨水较多,要防止内涝泡软房屋、冲走家什。其余地方,或种些蔬菜,或种些果树,还有些地方种些北方作物。
</br> 方长走在条小径上,见路旁树上梨子圆润鹅黄,甚是可爱,不由得动了尝一尝的念头。
</br> 他看梨树林旁道边有户人家,遂上前敲门。
</br> “有人在家么?”方长问道,不过以他的耳力,早就听见屋院里有人在活动,甚至能听出体重和大致年龄。
</br> “来了来了,稍等。”里面有声音答应着,随后便是脚步声。
</br> 有些年头的木制门扉吱呀一声开了,而后一位年轻人探出头来,看见门外方长后,开口问道:“客人从何处而来?有什么事情?”
</br> 方长掏出几文钱笑道:
</br> “却是路过时,见道旁梨子长势不错,想买上几个来吃,主人家可知道这梨树是谁家的?”
</br> 年轻人大笑着摆摆手:
</br> “客人说笑了,这梨树无须浇水施肥,每年自生,路过渴了饿了自去摘来就好,哪敢要钱?请自取便是。”
</br> 方长不允,掏出枚铜钱塞进年轻人手里,而后去到路边,捡个大汁多的摘了六七只,装进包裹里。剩下一个拿在手里,也不用擦,只是将一个除垢术轻轻拍上去,梨子便干净如同洗过。
</br> 咔哧一口咬下,味道甜美、汁水丰盈,虽然不如怀凤府的特产,但也是上品,而且至少,梨皮比怀凤府的鸭梨要薄上许多。
</br> 他啃着梨,沿着脚下道路,出了前方梨树林。
</br> 微微一转便重新到了官道上。
</br> 前面有座普通小城,方长准备进去看看,待上两天,再继续向西。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