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264节
</br> “陆小姐有话直说就是。”
</br> “就是小女子与顾大人的婚期之事,要不要推迟半年,到明年春日再办?”陆雯晴问罢,去看顾修文。
</br> 顾修文略想了想,反问了一句,“陆小姐可否告知在下,是因何缘故?”
</br> “先前订婚之时,大哥还不曾认识万小姐,也无娶妻之意,所以若是越过大哥的婚事,先办我的,倒也无事,可眼下大哥和万小姐好事将近,若是在如此的话,只怕有些不妥。”
</br> “再来……”
</br> ------题外话------
</br> 感谢“潇湘书友189”、“书友20180612185024115”、“朝歌”、“、水烟、”、“书友20200916224302078”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第837章 推迟
</br> 陆雯晴顿了一顿,声音越发低沉,“待到大哥和万小姐成婚后,今年过年时,我便能与大哥大嫂过上一个团圆年。”
</br> 若是她也在今年嫁了人,过年时必定是要在顾家过的。
</br> 好不容易等到自己大哥成亲,陆雯晴是真的想跟其他家一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br> 这大约是继爹娘去世后,家中最为团圆的一次过年,陆雯晴不想错过。
</br> 问完了话,陆雯晴满脸期待地看向顾修文。
</br> 顾修文听罢,想都没想,便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说,将我们的婚事,往后推上半年吧。”
</br> “先前我给族中长辈去过书信,请他们前来主婚,也请族中人来喝喜酒,既然如此的话,我就再派人送信到京城去,告知一二。”
</br> 婚姻大事,婚期一旦定下,一般是很少改动的。
</br> 尤其像顾修文这般的大家族,即便他是其中的旁支,但因为往后官场上的纠葛和利益,和嫡支关系来往亲密,且在嫡支面前略微低人一等的,推迟了婚期后,只怕也会让嫡支那里心有不悦。
</br> 但顾修文明知道这些,却还是毫不迟疑便点了头,答应了她这事儿。
</br> 陆雯晴心中一暖,“谢谢你。”
</br> “你我之间,是用不着谢字的,我既是你的未婚夫婿,自然万事要以你为重。”顾修文道,“且我会在信中说明缘由,想来族中之人也不会因此而不满,反而会觉得你懂事明理。”
</br> “顾氏一族大都为官,对礼仪孝道之事,十分看重,此事你放心就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br> 虽然顾修文这么说,陆雯晴还是觉得给他添了许多的麻烦,脸上愧疚不减,冲旁边连翘招了招手。
</br> 连翘会意,快步走了过来,将东西捧了上来。
</br> “闲来无事时,去玲珑阁寻了料子来做了件衣裳,也不知尺寸是否合适……”陆雯晴将衣裳双手递给顾修文,“还望顾大人莫要嫌弃。”
</br> 自家媳妇给做的衣裳,是爱都爱不过来的。
</br> 嫌弃?那是不可能的!
</br> 顾修文兴奋的鼻尖有些泛红,只赶紧接了过来,也不往身上比一比,点头如捣蒜一般,“陆小姐做的,一定合适。”
</br> 欢喜的模样,逗得陆雯晴抿嘴直笑。
</br> “不过……”顾修文将衣裳收好,狡黠地看向陆雯晴,“若是没有方才的事,陆小姐是不是就不打算送我这身衣裳了?”
</br> 陆雯晴脸颊浮起一抹绯红,说话也变得有些结结巴巴起来,“原,原也是要给的……”
</br> “我明白你的心思。”顾修文看着陆雯晴,双目中满都是深情,“只是你平日劳累,只做这一次也就罢了,往后得了空还是要多歇一歇,莫要过于劳累。”
</br> 陆雯晴要看顾外头几个铺子的生意,又要惦记着陆景砚的状况,闲暇时间原本便不多,还要费精力给他做身衣裳,实在是太过于劳累了。
</br> 且刚刚那身衣裳,顾修文虽然没有细看,却也发觉到衣裳的衣襟上头,有两个发暗的点。
</br> 想来也是陆雯晴忙完所有的事情,挑灯缝制衣裳,结果手中的针不小心刺破了手指,血珠滚落,滴在了那衣裳上头。
</br> 尽管这衣裳后来浆洗过,但血色不好去除,即便寻常人瞧不出来,顾修文却是看的分明。
</br> 因而,对陆雯晴也是一万个心疼。
</br> “嗯。”陆雯晴忽的得了关心,脸颊越发红,小声应答,点了点头。
</br> ----
</br> 五月放榜,府试的结果出来了。
</br> 白永和得了案首,白米豆得了二十二名,虽说只是乙等,却也是通过考试,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童生。
</br> 白家村近几年都没有再出过有出息的读书人,童生都不再有一个,这次不但有了,而且一下子两个,还是年岁这般小的。
</br> 明年岁试若是能够再考中,便成为了秀才老爷,倘若成绩优异成为禀生,不但家中的田地不必再交税银,还能从县衙领取了廪膳银,那可就是实打实的高人一等。
</br> 这可是全族人的荣耀,整个白家村的人都为此兴奋。
</br> 而白康元呢,也有意趁着这样的事儿,在白家村摆上一次宴席,替两个人庆祝一番。
</br> 这几年白家村富裕,各家各户手头宽裕,都惦记着祠堂这里,捐钱给物的,祠堂也是富的流油,得寻个由头,多些花销。
</br>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br> 白康元打定了主意,去寻白金北和白石堂商量这事儿。
</br> 白金北和白石堂两个人正在白石堂家里头说话,瞧见白康元来了,便急忙拿板凳端茶水。
</br> 白康元先是说了些恭喜的话,接着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br> 白金北和白石堂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br> “我俩正商量着这事儿,可巧里正叔你就来了。”白金北道,“我们俩的意思是,这事儿张罗归张罗,咱们村子里头愿热闹归热闹的,咱们自己乐呵乐呵就好,俩孩子就不出面了。”
</br> “一是他们俩还筹备着明年的岁试,实在抽不开身子,连这回报喜都还是玲珑阁的郭掌柜带回来的,俩孩子在县学压根就没回来。”
</br> “二呢,是俩孩子也觉得,就是考上了个童生,才刚开始,大操大办的,实在有点愧对大家伙的恭贺,等往后真有大成就了,咱们再庆贺也不迟。”
</br> “说的有些道理。”白康元沉声点头。
</br> 白米豆和白永和俩孩子成日在县学里头读书,这场面上的事儿经历的也少,村子里头热闹起来,他们怕是也觉得聒噪的很,有些个心地好,嘴却碎的人,说出来的话也不中听,平白让俩孩子心里头别扭,得不偿失。
</br> 再来,俩孩子都不是自大爱炫耀的,往后更是有大志向的,这会儿因为考上了童生便将俩孩子捧上了天,若是俩孩子飘飘然,被捧杀了可不好,若是俩孩子能固守本心,势必又觉得自己配不得这样的恭贺,心中惭愧。
</br> 且读书人嘛,名声是极为重要的,若是让旁人传出什么话来,说他们两个人不过考了童生,就盲目自大,在村中吹嘘炫耀,对两个孩子也是极为不好。
</br> 第838章 大骂
</br> 白康元又想了一会儿,才开了口,“那这样吧,咱们村子里头热闹一番,在祠堂门口摆些席面吧,这席面也不做那么精致,只杀上两头猪,炖些大锅菜来。”
</br> 这里的习俗,婚丧嫁娶,各类喜事,压轴菜皆是大锅菜,肥厚的猪肉片,跟各种菜蔬混在一起细煮慢炖,再淋上一勺浓稠的猪油,撒上炸的表皮脆脆的萝卜丸子,吃起来是滋味浓郁,百吃不厌。
</br> 从前贫苦,大锅菜便是顶好的菜,但现在日子过得富裕,大锅菜仍然是最受人欢迎的菜,尤其是这种大事上熬煮的大锅菜,大灶熬煮,炖的时间也长,入味的很,平日里自家再如何的来做,也做不出来这样的滋味,所以大家伙都惦记的很。
</br> 白康元这么来安排,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br> 再加上熬煮大锅菜也不费多少精力,吃起来的时候也方便,张罗这事儿也不耽误过两天收麦子,是最合适不过的安排。
</br> 白金北和白石堂对这件事也十分赞同,三个人又商量了会儿张罗这事儿的细节,才各自回家。
</br> 等到第二日时,白石堂,白金北和白康元牵头,开始杀猪筹备菜蔬,更是是祠堂门口架起了大灶,将这事儿给操持起来。
</br> 肥厚的猪肉片,软烂可口的春茄子,炸的金黄的豆腐块,筋道可口的粉条……
</br> 整个白家村的人,各自来上一碗,都捧着在祠堂门口吃,只吃的满嘴流油。
</br> “要我说,还是这事儿上的大锅菜好吃。”
</br> “可不是,自己家再怎么炖也炖不出来这味儿呢。”
</br> “咱们这回可是沾了人白石堂和白金北两家的光多的,白永和白米豆这俩孩子也出息的很,往后咱们白家村也出有出息的人那。”
</br> “你们几个,往后可得跟人家多学学,别成天读个学堂跟上刑似的……”
</br> 被“别人家孩子”虐的体无完肤,这会儿又被自家爹娘念叨的那些孩童,揉了揉这两天几乎要起了茧子的耳朵。
</br>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白永和和白米豆是真厉害,被夸是正常的事儿,他们到也不埋怨。
</br> 毕竟读书这事儿嘛,终究是要讲究个天赋的,他们就属于不太有天赋的那些人,天意如此,不能过于执拗了。
</br> 还别说,这大锅菜可真好吃……
</br> 炖了三天的大锅菜,整个白家村的人结结实实地过了把瘾。
</br> 而整个白家村因此也飘了整整三日的猪肉香味,只馋的别的村的小孩子直往白家村这跑,试图看看能不能跟自己玩的好的小伙伴那混上一两口的。
</br> 即便吃不上肉,喝口汤也是好的。
</br> 白家村的人这会儿都在兴头上,对于其他村的孩童也不刻薄,只要不来这里捣乱的,说话和和气气,行为又规矩本分的,都给舀上半碗的菜,分上一个白面馒头。
</br> 于是,这三日里头,周围几个村的孩童,也跟着解了一回馋。
</br> 以至于男娃娃们实在是太羡慕白家村的日子了,一门心思的想跟白家村的男娃娃们结交,看往后有没有机会去白家村的那些作坊,蘑菇棚里做些活计。
</br> 而那些女娃娃们,则是盘算着往后长大了,要嫁到白家村去,过蜜罐里头的日子。
</br> 娶妻当娶白家女,嫁人当嫁白家儿郎,成为了周遭村子里默认的规则。
</br> 等过了种秋后,白康元发现,来白家村说亲的人,明显又去去年多了一些。
</br> 可白家村到底只有这么大,这适龄婚嫁的姑娘,后生数量也就有限,而那些媒婆和外村子的人便将目光放在年岁更小的一茬上。
</br> 甚至连有十岁孩子的人家,都有人上门说亲,上赶着早些办婚事。
</br> 还说什么,早些办婚事,等成了婚,俩孩子在一起一块长大,这叫两小无猜,情谊更加深厚。
</br> 即便不愿现在就成婚的,再等上个几年再成婚,也是一样的。
</br> 白康元见状,气得够呛。
</br> 这成婚是成亲家,不是结仇家,这么早就定了亲事,成了亲家,俩孩子还都年岁小,不知道什么的,等往后情窦初开的,要是有了对眼的人,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br> 且这会儿看的儿女亲家,觉得先占住了,想等着成年了再成婚的,若是家中出了变故,到时候一方再后了悔,发生退亲的事儿,那就结结实实成了仇家。
</br> 白康元心里头憋着气,把外头几个村子的媒婆和上赶着往白家村跑,心思不正的人,结结实实的骂了一通,说他们不是结亲家,是来结财神爷来的,眼睛掉到钱眼里头了,成天就知道盯着哪儿有一块肥肉,一看到有利可图就两眼放光,一点脸都不要。
</br> 骂完外头的人,白康元接着骂村子里头的人。
</br> 骂那些心思松动,想着早早将自家十来岁的闺女跟那些有家底的人家订亲的人。
</br> “白家村这才哪儿跟哪儿,往后前程远大着的,瞧见两块糕点就巴不得送闺女走了,也不怕往后到了能吃山珍海味那一步时后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