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53节
</br> “记住了。”四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应了一句。
</br> “说说看。”白石堂接了句话。
</br> “若是在县城走散了,就去朋来客栈等着。”
</br> “若是走到认不得路的地方,就寻人问路,最好寻妇人或者孩童,而且要多问几个人,确定她们说的一样。”
</br> 第504章 不要慌(补月票加更16)
</br> “还要记住一点,要是有人说我带你去吧,这里有近路时,千万不能跟着去。”
</br> “不认识的人给吃食,喝的,都不能接,更不能吃。。。”
</br> “要是有孩童或者妇人喊你帮忙,若是问路可以指路,若是要钱可以给几文钱,但若是对方要你带她去什么地方,断然不能去,因为想让人帮忙的话,他们都会去找身强力壮的大人,不会找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
</br> 四个孩子一人一句,把自己所记得的都说了出来。
</br> 听得白石堂和苏木蓝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
</br> 十五元宵节,县城热闹,人很多。
</br> 这人一多起来,势必也就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人挤人的,若是不小心撒了手,便容易寻不到了,教孩子们应对这种突发状况,很有必要。
</br> 白石堂和苏木蓝从昨天开始,便将这些小技巧一一教给孩子们。
</br> 孩子们也知道轻重,学的十分认真仔细,这会儿回答的也是条理清晰。
</br> “不错。”苏木蓝笑道,“你们记得很清楚的,剩下的那些我便不问了,你们只需记得一条,无论遇到什么事儿,一定不要慌。”
</br> “越慌越容易出错,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好好看一看自己的状况,再看接下来要怎么做。”
</br> “嗯,娘放心,我们记得。”四个萝卜头再次重重地点了点头。
</br> 孩子们一向都是乖巧稳重,不让人多操心的,今天难得出来逛灯会,苏木蓝也不想让孩子们带着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便不再多说,只问白石堂待会儿先去哪里。
</br> 苏木蓝虽说也时常来县城,不过每次也都是来去匆匆,从没好好逛过,对县城里头元宵节时哪里最为热闹,哪里有好玩新鲜的玩意儿,还真的不了解。
</br> 白石堂先前久在县城做事,对县城十分熟悉,对这些也最为清楚。
</br> “去了县城,先把牛车停到客栈那里,从客栈那步行往东走,东街那最为热闹,等转的累了,再去南街那吃点东西,南街那小吃最多。”
</br> 白石堂道,“到时候再回客栈这边来,时辰上也是刚好。”
</br> 见他已经筹划好,苏木蓝微微点了点头。
</br> 看着孩子们在那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元宵灯会的事儿,还有旁边往县城走的其他牛车上头的人也都是说说笑笑,兴高采烈,苏木蓝忍不住也仰了仰下巴。
</br> 她对这元宵节灯会,也有了一些期盼呢。
</br> 牛车缓缓行驶,到县城的时候,人比在官道时,也多了一些。
</br> 一路赶到朋来客栈,将牛车停好,便先到房间里头洗了把脸,略歇上一歇。
</br> 店小二见是一家六口,便殷勤的推销客栈里头的饭食,“客栈里头备的有清粥小菜,客官吃上一些,一路走去逛了灯会正好,也免得只吃外头的吃食,迎着风吃的难受。”
</br> 元宵节虽然热闹,可这天儿却是冷的,尤其这个时候,到了晚上还有些冷风,逛着看花灯倒还好,迎风吃东西的确是容易难受,尤其还带着孩子们。
</br> 第505章 走马灯(补月票加更17)
</br> 这会儿在客栈吃上一些,等走的累一些了,再寻个摊位略点上一点,倒也合适。
</br> 且赶了许久的路,天色不早,这会儿也觉得肚子有些饿。。。
</br> 白石堂见苏木蓝也点了头,便领着孩子们在一楼大堂那吃了些饭食。
</br> 宫保鸡丁,芹菜豆腐干,酸辣藕丁,蒜蓉菜心,外加酸笋老鸭汤,配上葱花饼,热乎乎的吃上一顿,等到天擦黑的时候,一家六口便出了门。
</br> 六个人,前后两排,白石堂领着白竹叶和白米豆,白水柳和白立夏陪着苏木蓝,便这般往街上走。
</br> 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
</br> 街道两边的灯笼,陆陆续续亮了起来。
</br> 铺子门边,墙壁上,窗户边儿,这家铺子和对面铺子上,也拿麻绳连了起来,挂上一排排的灯笼。
</br> 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荷花形……
</br> 红色,粉色,杏黄色,紫色,淡蓝色……
</br> 形形色色,只照的整条街道,恍若白昼一般,更因每个灯笼发出的不同的光,让这街上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br> 而两边的铺子,什么酒楼茶馆,卖面人糖画的各种小摊儿,繁华多样……
</br> 别说四个孩子了,苏木蓝只觉得自己的眼睛都要不够用了。
</br> “灯会可真热闹。”苏木蓝感慨不已。
</br> “府城那的灯会更热闹,等明年了,带你们去。”白石堂笑道。
</br> 四个孩子听说明年要去府城那的灯会,越发兴高采烈。
</br> 不过高兴归高兴的,去府城看灯会的事儿即便能实现,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眼下要紧的是好好看县城里头的灯会。
</br> 四个孩子,八只眼睛,溜溜的来回看,只去寻好玩有意思的东西。
</br> “大姐二姐快来看,这灯会转呢。”白竹叶瞧见一个稀罕的灯,直招呼白水柳他们几个。
</br> “呀,真的,上头还有人和马呢,会动的。”白米豆也惊奇道。
</br> “这是走马灯,点上了蜡烛,就会动的。”卖灯的小贩看孩子们稀罕,急忙介绍道,“这灯做的费劲,数量可不多,我这摊儿上满共也就几个,卖的快,就剩这一个了,要的话,二十五文钱拿走,原本要卖三十文的呢。”
</br> 一盏灯要二十五文,五斤猪肉钱,的确不算便宜的,也怪不得说这东西满共就那么几个,还要给他们算便宜一些,想来东西也是不大好卖的。
</br> 卖灯就得赶在元宵节卖,今儿个是十五,若是卖不出去的话,便是砸到手里头了,小贩估摸着也是怕卖不出去,赶紧脱手。
</br> 东西是不便宜,但看着样子精巧,却也是好东西,灯不小,且灯笼的架子上都是雕花的,看着十分精致。
</br> 四个孩子有点犹豫,最后商量着,每人出上几文钱,将这灯买了回去,挂在屋子里头,一起玩。
</br> 这样的话,他们四个带的钱,能多买几样好玩的呢。
</br> 四个孩子商量好了,白水柳眨了眨眼睛,“这位大叔,这灯我们想买,就是能不能再给我们便宜一些?”
</br> “这灯二十五文,再便宜可要赔钱了。”小贩儿道。
</br> ------题外话------
</br> 八更,所以,月票,月票,月票~
</br> 第506章 真难
</br> “那……”白水柳在那卖灯的摊位上头打量了一番,笑道,“不能便宜的话,再送我们盏灯吧,我们也不挑贵的,那个就成。”
</br> 白水柳指了指旁边那个中规中矩,看着不太贵的寻常灯笼。。。
</br> 小贩笑了起来,“那个灯笼也要卖三文钱的,你到是会讲价的,那成吧,送你一个就是。”
</br> “谢谢大叔。”白水柳接了灯笼过来,招呼着白立夏他们三个人从钱袋子里头分别往外拿钱。
</br> 一人拿了六文钱出来,白水柳自己多添了一文钱,凑够二十五钱,给了那小贩。
</br> 小贩数了钱数,将那走马灯取了下来,递给白水柳,“你拿好了,这街上人多,别到时候磕了碰了,摔坏了的话,就不能转了。”
</br> “嗯,谢谢提醒。”白水柳将灯笼递给白立夏他们,让他们仔细瞧一瞧。
</br> 孩子们仔细观赏了好一会儿,这才一人拎上一会儿,接着往前走。
</br> 跟着孩子们的白石堂和苏木蓝瞧着孩子们刚刚的表现,互相看了一眼,会心笑了笑。
</br> 白水柳有主事的风范,四个孩子们也都是有主意且稳当的,真的是十分让人放心。
</br> 家有儿女初长成啊。
</br> 白石堂和苏木蓝都有种自家崽崽长大了的欣慰感。
</br> 接着往前走,面人,糖画,皮影戏……
</br> 一路逛到猜灯谜赢花灯的一处茶馆,孩子们停了脚步,饶有兴趣的看着头顶上挂着的一个个的灯笼下方飘着的纸条上写着的各种谜面。
</br> 孩子们读了这么许久的书,除了过于生僻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字,这会儿也是跃跃欲试的。
</br> 白水柳拿到的灯谜是,人在书中住,打一字。
</br> 白立夏是,只是近黄昏,打一字。
</br> 白竹叶的是,绿盖红缸,装满蜜浆,打一果子。
</br> 白米豆的是,半真半假,打一字。
</br> 白水柳,白竹叶和白米豆很快给了各自的答案,分别是锯,柿子,值。
</br> 答案正确无误,从茶楼那得了相应的灯笼,三个孩子兴高采烈的,比着谁的灯笼更好看。
</br> 唯独白立夏,这会儿愁眉苦脸的。
</br> 她实在猜不出来这个字谜究竟是什么,尤其是看到白水柳他们三个都已经猜出来了,越发有些着急,但越急越想不出来,最后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喊了白水柳他们三个来帮着看一看。
</br> 可白水柳三个人看着谜面想了好一会儿,也是摇了摇头。
</br> “立夏,你这个真难。”白水柳拧起了眉。
</br> 她自己的字谜很好理解,人在书中住,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便是人在金中居住,便是锯这个字。
</br> 可白立夏这个,只是近黄昏,如何也想不出来,究竟是什么。
</br> 白竹叶和白米豆也想不出来,只陪着白立夏拧眉。
</br> 一旁一个刚得了一个灯笼奖励,跟白立夏年岁差不多的小姑娘,看到白立夏她们四个人凑在一块嘀嘀咕咕,便伸过头来瞧了瞧,看到白立夏手中的谜面时,抿嘴笑了笑。
</br> “张妈妈,现在什么时辰了。”小姑娘问一旁跟着自己的中年妇人。
</br> ------题外话------
</br> 感谢“潇湘书友582”、“鹦鹉影”、“老则”、“书友20190405211438695”、“书友201850112g”、“潇湘书友50”、“紫雪盟主”、“潇湘书友181”、“皮皮虾带我走”、“书友202009162243302078”、“sheng168”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