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46节
</br> 一是因为今年比去年赚的钱更多,日子宽裕,这买的年货自然也比去年更加丰富。
</br> 二是因为今年白石堂回来了,爹娘都在,一家团圆,孩子们自是更加高兴。
</br> 三是因为村中作坊生意不错,年底的时候白金北做主给所有做活的人都发了红包,众人心中感激,年前都纷纷上门,给白金北和苏木蓝两家送些东西,表示感恩和谢意。
</br> 豆腐,鸡蛋,鱼,猪肉……
</br> 一家送的不算多,可林林总总的加了起来,实在不乏少数。
</br> 以至于苏木蓝清点了一番后,发觉在这些做饭的食材上都不必再多买多少东西了,只交代白石堂去买上一些羊肉,各种菜蔬等,准备切成薄薄的羊肉卷,趁着这几日吃铜锅涮羊肉。
</br> 接连热闹了几日,在欢声笑语和爆竹声声中,迎来了除夕和新年。
</br> 拜年,放鞭炮,串亲戚……
</br> 除了日常这些事,这里的规矩,大年初三,还是上坟的日子。
</br> 先前白石堂没有在家,原主嫁过来后,也没跟白石堂一并过过年,所以也并不知道白石堂已故发妻的坟墓在哪儿。
</br> 今年既是白石堂在家,他大约是要带孩子们去上一上坟的,苏木蓝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br> 她到底是后娘,祭拜一下孩子们的亲娘,让她放心,按说是应该的。
</br> 可女人到底都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自己此时虽说跟白石堂是搭档,可对于孩子们的亲娘来说,白石堂也算是后娶了。
</br> 她要去祭拜的话,孩子的亲娘会不会不高兴?
</br> 苏木蓝犹豫了许久拿不准主意,最后还是决定去问一问白石堂的意思。
</br> 白石堂想了一会儿,道,“今年不必去上坟了。”
</br> “嗯?”苏木蓝有些讶异。
</br> “她没有坟墓,当年意外身故,尸骨无存。”白石堂道,“也没有立衣冠冢,所以就一直没有去上过坟。”
</br> “原来如此。”
</br> 苏木蓝微微点头,却是颇为疑惑。
</br> 先前见四个孩子都是乖巧懂事,她料定白石堂的发妻定是个温柔贤惠之人,跟白石堂之间也必定夫妻和顺恩爱。
</br> 且按白石堂重情义的性子来说的话,即便发妻尸骨无存,也会十分敬重她,给立上一个衣冠冢,带着孩子们去祭拜一番,以表哀思。
</br> 可现在,似乎不大在意的模样?
</br> 但凡事有时候,人眼所见和事实未必相符,事出有因也未可知。
</br> 且这到底是白石堂的私事,苏木蓝觉得不便过多去问,便笑了笑,住了口。
</br> 白石堂放下手中的杯子,“我去教孩子们练拳。”
</br> 自白石堂回来之后,得了空时,便教四个孩子练一套简单的拳法。
</br> 孩子们平日里要读书,练拳能够强身健体,遇到事情时也能自保,苏木蓝最是认可劳逸结合之事,对这个做法也十分赞同。
</br> 而孩子们正是玩闹的年纪,对练拳觉得稀奇,也十分喜欢。
</br> ------题外话------
</br> 感谢“瓊如”3000币打赏及投出的月票,感谢“美丽人生”100币打赏,感谢“天残辰东”、“潇湘书友1317”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第483章 心疼
</br> 尤其是性子泼辣外向的白立夏,对练武的喜爱,超过了读书识字。
</br> 白石堂要求的每天练半个时辰,白立夏必定会多上一倍,得了空时,旁人做些喜欢的事儿,她便在那里扎马步,捶沙袋的。。。
</br> 不过有付出,总是有收获的。
</br> 白立夏原本长得便看着比别人更壮实一些,这一番练习,出拳有力,拳拳带风的,跟白石堂切磋时,已是能接上一招半式的。
</br> 而跟白水柳他们练习时,白水柳他们三个人,也才能跟白立夏一个人抗衡。
</br> 而眼下白石堂喊孩子们来练拳,白立夏欢喜雀跃的,急忙喊上了其他三个,在院子里头跟着白石堂,嘿嘿哈哈的开始了。
</br> 苏木蓝看着四个孩子拳打的有模有样,心中也颇为欣慰,去准备了一些果干来,等着孩子们练完了吃上一些。
</br> 一个多月彻底的休息,苏木蓝的脚已经可以正常走路,不过白三成叮嘱还是要略微注意一些,不要过于劳累。
</br> 刚好现在过年,家中不必来回走亲戚,要忙的事儿倒也不多,更不会说累着。
</br> 连坐带躺了那么许久,苏木蓝也觉得浑身乏的很,这会儿可以说是乐意多蹦跶一会儿。
</br> 待准备了果干儿后,又洗了几个梨,混了冰糖和红枣,用小炉子来煮冰糖雪梨水,好让白石堂和几个孩子待会儿喝。
</br> 孩子们练完了拳法,要练习基本功,扎一炷香时间的马步。
</br> 白石堂来回的转悠着,看孩子们动作标准不标准。
</br> 这来回看着,便看到苏木蓝在院子角落那一边摇着蒲扇小火炉的火,一边笑盈盈的看他们这边练武的状况。
</br> 小火炉的火,烧的那木炭发出噼噼剥剥的细碎声响,有哪些冬日里头没有地方觅食的麻雀,在掉光叶子的枣树上来回的蹦跶,鸣叫。
</br> 夕阳西沉,余晖洒满整个院落,拉长了苏木蓝落在地上的影子……
</br> 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宁静惬意,悠然自得。
</br> 用绝美画卷来形容此时的情景,可谓一点也不为过。
</br> 白石堂忽的有些晃神。
</br> “哎呀!”苏木蓝忽的惊叫了一声,急忙站起身来。
</br> “怎么了?”白石堂几乎是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是烫到哪儿了?”
</br> 说话时,已是攥住了苏木蓝的手,翻来覆去的看,看哪里被烫伤了。
</br> 四个孩子听着动静,也赶紧围了过来。
</br> “我手没事儿。就是刚才炭火星子迸溅了出来,把衣裳给烫了俩窟窿。”
</br> “喏,在这儿。”
</br> 苏木蓝抽出手来,指给白石堂看。
</br> 果然,衣裙上头,有两个蚕豆一般大小的洞,扎眼的很。
</br> “没事儿没事儿,人没事儿就行。”白石堂见状,也是松了口气。
</br> “这裙子,还是竹叶做的,料子也是她买的,我这第一回 穿……”
</br> 就给烫坏了两个洞。
</br> 苏木蓝实在是心疼的很。
</br> 孩子绣荷包,绣帕子的,攒了点钱,送给她的新年礼物,结果她还没有好好珍惜。
</br> 苏木蓝有些愧疚的看向白竹叶,“竹叶,娘不是故意的……”
</br> 第484章 演戏
</br> “没事儿娘,没烫着娘就行,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br> 白竹叶仔细瞅了瞅那裙子上的洞,抓了抓耳朵后笑道,“别说,看着这两个洞我还挺有想法,在这儿补上几针,绣个花,内里衬一小块布,就全遮住了。。。”
</br> “等带会儿娘把这裙子换下来,我明儿个就能把这个给绣好的。”
</br> “嗯……就绣个芍药花吧,颜色艳丽,跟这裙子的底色也搭。”
</br> “好,就听你的。”苏木蓝站起身来,“那我这就去换。”
</br> 说罢,苏木蓝交代白石堂在院子里头看着小火炉上炖着的冰糖红枣梨水,便进了屋子去换衣裳。
</br> 白竹叶便在堂屋到里屋的门口那等着。
</br> 苏木蓝换衣裳,隐约听着门口,几个孩子在那说话。
</br> 声音刻意压低,但苏木蓝耳力不错,也听得分明。
</br> “大姐昨儿个还说看着爹和娘似乎生疏的很,担心爹娘分开了那么久,没了感情,刚才看爹心疼娘的很,大姐可该放心了吧。”
</br> 是白竹叶的声音。
</br> 接着,白水柳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嗯,放心了,不然总觉得不大踏实,毕竟爹离开家这么久,怕万一有啥变故,看这样子,应该是不会的。”
</br> 苏木蓝换衣裳的动作,顿了一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br> 这些孩子,年岁不大,脑子里头装的东西可真多,这些事情都想的出来。
</br> 但也不得不说,这些孩子的直觉还真的是足够敏锐,连她跟白石堂之间的关系有些不同寻常,都察觉得这般清楚。
</br> 亏她还自以为自己演戏不错,跟白石堂两个人在面上毫无任何破绽。
</br> 怪不得刚刚白石堂的举动有些奇怪,显得对她过于关心了一些,估摸着也是知道孩子们的心思,所以特地在孩子面前表现一番吧。
</br> 苏木蓝觉得这么想的话,也算是合情合理。
</br> 换好了衣裳,拿给白竹叶这边,白竹叶看了看,便要去拾掇了针线准备绣花,可练拳时间还没够,便也只能先被白立夏拉去练拳法,只能拖到第二天再来做了。
</br> 初四,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br> 村子里头但凡有闺女出嫁的人家,这日都是早早便开始预备着晌午的饭菜。
</br> 当爹的要等着闺女女婿来的时候好好喝一杯,一来是拉近一些感情,二来也是在闺女女婿跟前长一长自己的威风,给闺女长长脸,撑撑腰。
</br> 当娘的则是预备着一桌子好菜,让闺女回来的时候,好好吃上一顿。
</br> 闺女嫁出去,一年到头都得伺候公婆,丈夫,照顾儿女的,每年也就这一回,能正儿八经的当上一回客人,好好享受一下坐那就吃的待遇。
</br> 当爹娘的可以说都心疼闺女,对晌午这顿饭也是看重的很。
</br> 而到了下午的时候,村子里头,便多了几个走路步子飘飘然,被妻子和孩子扶着往家走的女婿。
</br> 苏木蓝家不必张罗这些,一家子晌午的时候吃上了一顿火锅热闹热闹,等到下午的时候,孩子们忙完各自的事情,在家跟着白石堂学扎灯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