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15节
</br> 感谢“老则”、“皮皮虾带我走”、“潇湘书友1496”、“潇湘书友56”、“潇湘书友1013”、“紫雨?”、“rui訫聲”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第382章 富养
</br> 说是四间屋子,其实也就是正两大间,东西各一大间,中间隔开,便成了四间。
</br> 在农家,屋子修的大一些,大都是为了屋子里头顺便放上许多的杂物,而盖了这四小间屋子之后,原本的西屋便腾了出来,足够放许多的东西,便暂时没必要盖那么多。
</br> 若是屋子修的太大的话,农家没那么多家具可以放,并不能显得宽敞大气,显得反而是空荡荡的,且到了冬日里头,即便有了火墙,大点的房屋,只怕也觉得冷清的很。
</br> 所以苏木蓝思来想去的,觉得还是这样合适许多,且这样的话,屋子紧凑,也更好盖一些。
</br> 商量好这房屋如何来盖,便开始忙活。
</br> 挖地基,打夯,砌墙……
</br> 大工泥瓦挥舞,小工打了下手,苏木蓝则是成日的在灶房里头忙碌。
</br> 大白米饭配上炖的烂乎乎,色泽鲜亮的红烧肉;一口下去,皮薄馅儿大,满口肉汁几乎要顺着嘴角往外流的的鲜肉包子;滋味极佳,肉片绝对不会少,配着鸡蛋汤吃的蒸笼面……
</br> 几乎是顿顿都不重样,且样样都好吃的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一并吃了下去。
</br> 饭食够好,吃的够饱够舒坦,干起活来时,自然也更愿意使力气,劲头足。
</br> 这地基打好好,用了不过几日,这四小间的屋子便上了梁,开始铺椽子,上瓦片。
</br> 等到麦子抽了穗开始长麦籽粒儿时,这四小间的屋子,便已经大致上完了工,只剩下后续屋子里头刮刮墙,装门装窗户的事儿了。
</br> 此时已经是春末夏初,这些活做起来也十分容易,只寻了两个擅长做抹墙刮墙的人来,让木匠来量了门窗的尺寸,做好了来装上就好。
</br> 这些左右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且刚好也可以将屋子给晾上一晾,都不是很急的事儿。
</br> 到是这屋子盖好,需得给四个孩子每个人的屋子里头添置些家具来。
</br> 盖房子的时候,顺道做了火墙和土炕,床是不必做的,倒是书桌书架,箱笼柜子等类的,是一样也不能少的。
</br> 尤其是白水柳姐妹三个人,洗漱的盆架,小女孩子家该有的妆奁,苏木蓝都打算一应给添置一下。
</br> 女孩子家家的,还是要富养的精致一些为好。
</br> 书桌书架这些大件儿的东西,寻了村中寻常的木匠就好,到是这妆奁,小匣子什么的,讲究的还是精致小巧,苏木蓝想了想,觉得还是去寻了桂氏为好。
</br> 一直用的东西,最好结实耐用,且模样好看,桂氏的手艺实在是没得说,且听说桂氏做梳子也做的极好,家中的梳子也已经陈旧不已,苏木蓝也想添置两三把,平日里用。
</br> 刚好,寻桂氏的时候,可以拐到一旁的刘家村,去瞧一瞧刘氏。
</br> 刘氏自和韩氏争执吵闹,领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之后,便一直不曾回来。
</br> 而韩氏和白有光,听说也从未去刘家庄那看过,更没有要叫刘氏回来的意思,到是韩氏,反而还要在家骂骂咧咧的,念叨这刘氏不像话,将丈夫和婆婆撇在家中,自个儿跑出去躲懒偷闲。
</br> 第383章 好孩子
</br> 虽说她记得刘氏娘家人似乎颇为和善,日子过得也还算宽裕,但在这个时代,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带了孩子回到娘家去住,在旁人看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儿。
</br> 且刘氏出出嫁闺女,即便家中爹娘和哥哥们心疼,这还隔着两个嫂子的,有些事儿,便容易变得关系十分微妙了。
</br> 苏木蓝先前便颇为记挂刘氏,只是前有七里香开张前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后面也要趁着大家伙农闲的空闲赶紧把房屋盖起来,便只能等这两件事都忙完了,才能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宽裕的状态下,去瞧刘氏。
</br> 惦记着刘氏先前十分喜欢吃她做的鸡蛋糕,也想着刘氏家里头应该也有不少的孩童,苏木蓝便用小竹篮拾了满满一小篮子的鸡蛋糕,往刘家村去了。
</br> 苏木蓝没有去过刘氏家,到了村子口时,便用鸡蛋糕作为报酬,寻了个孩童给她带路。
</br> 这会儿正是麦稍正黄的时候。
</br> 正所谓,麦稍黄,去看娘。
</br> 这是个统称,说的是这个时候亲戚要来回的走动走动。
</br> 也因为这个,这会儿来来往往人多,见苏木蓝是个年轻妇人,也拿着像是瞧人时带的糕点吃食,那孩童接了鸡蛋糕,便带她往刘氏家里头走。
</br> 还没到刘氏娘家,便远远地瞧见大虎和二虎两个人跟一群孩童在门口玩扔沙包。
</br> 两个孩子瞧见了苏木蓝来,大虎热络的打了招呼,又让二虎赶紧回家去,跟刘氏说一声。
</br> “苏伯娘,你咋来了?”大虎领着苏木蓝往家走,一边又跟身边的孩童介绍,“三表哥,四表哥,六表弟,这是白家村的苏伯娘。”
</br> 那三个孩童见苏木蓝生的年轻,便喊了一声“苏婶子好。”
</br> 瞧着四个孩子都是十分懂礼貌也守规矩的人,苏木蓝觉得刘家的家教应该是极好的,便掀开了竹篮子上头搭着的巾子,问他们几个孩童在家,按人头准备先分点鸡蛋糕给他们吃。
</br> “谢谢苏婶子,我们不饿,苏婶子先进家吧。”为首的那个被白大虎称为三表哥的人,应答了一句,将苏木蓝伸出的手轻轻推了回去。
</br> 客人还没有进家,带的东西他们自然不能先吃,毕竟吃食糕点,得先孝敬了祖父母他们,即便是有他们这些小孩子的份儿,也得等爹娘来分了才行。
</br> 断然没有直接接了客人手中吃食的道理。
</br> 苏木蓝原本也是想着,刘氏既然负气回了娘家,她娘家的人对于她婆家那边自然是有些怨言的,而她作为刘氏婆家那边的好友,也想刷一刷好感,让她娘家人对刘氏这儿也多些好感。
</br> 因此,苏木蓝对孩童们十分热情,却也没想到,孩童们是这般的懂规矩。
</br> 能教导出来这般懂规矩孩童的人家儿,应该是十分重情义的吧。
</br> 苏木蓝心里想到这些,便也没有坚持,将鸡蛋糕先收了起来,笑道,“好孩子。”
</br> 三个孩童这般被夸,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低着头害羞的笑。
</br> 第384章 不安
</br> 从二虎那得知苏木蓝来了的刘氏,已经到了院子里头来迎。
</br> “苏嫂子来了。”
</br> “嗯,本来想着去何家村那边寻会做木匠活儿的桂嫂子,惦记着你这边,就过来看看。”苏木蓝笑道,“带了些鸡蛋糕来。”
</br> “让苏嫂子费心惦记了。”刘氏见苏木蓝惦记她,来探望她,这心里头暖心的很,眼里甚至有些湿,急忙领着苏木蓝见了自家爹娘,打了个招呼后,便领到自己屋子里头去说话。
</br> 苏木蓝打量了一下屋子,见屋子里头东西不多,床也是个不大的床,问道,“俩孩子没跟你睡?”
</br> “睡在二哥那边的院子里头了。”刘氏答道,“就刚刚跟大虎和二虎玩的那仨孩子,最大和最小的是二哥家里头的。”
</br> “二嫂说俩孩子跟她家俩孩子年岁相仿,玩得到一块去,就先住到一块,不然的话,她家里头俩孩子还不依呢,其实我也知道,是二嫂宽我的心罢了。”
</br> “大哥和二哥成家后,当时这房子便盖成了两处小院,爹娘跟着大哥在这边院子,二哥在隔壁院子里头,两边院子是相通的,来往也方便,住的也舒服一些。我这回回来,大嫂这里腾了闺女的一个屋子给我住,二嫂那就腾了间屋子给俩孩子住。”
</br> “两位嫂子到是待你好的很。”
</br> 想想刚刚三个孩子都那般的懂规矩,再听这会儿刘氏说的这些话,苏木蓝虽说没见过她娘家的这两个嫂子,却也觉得她们两个必定是十分贤良淑德的妇人。
</br> “嗯,俩嫂子性子都好的很,先前我还没出嫁的时候,俩嫂子就是村子里头人人夸赞的,都说我爹娘上辈子积了德,摊上两个这么好个儿媳妇。”刘氏抿嘴笑了起来。
</br> “那就好。”苏木蓝也笑着点头。
</br> 看着刘氏脸上挂着笑,且比着先前在白家村时,人都略胖了一圈,苏木蓝心里头也放心了许多,跟刘氏聊起了她这段时日在娘家的事儿。
</br> 刘氏自回了娘家之后,娘家也不曾追问太多,只说刘氏愿意回家,便在家中住着便是,家里地多,也帮衬着做些农活,搭把手做些饭啥的。
</br> 两个嫂子待刘氏也十分亲切,自己小家里头买的吃食,给孩子们扯得布料做衣裳啥的,也都有大虎和二虎的一份。
</br> 娘家待刘氏好,刘氏觉得暖心之余,却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br> 毕竟她是出嫁的闺女,这般回娘家住着,住上一段时日还好,可经年累月的,她还是觉得自己对于娘家来说到底也是个负担。
</br> 且因为住的时间长,村子里头有些人已经在背后议论,虽说大嫂性子直爽泼辣,听不得这些话,跟那些个长舌妇吵了一架,让那些人不敢在面上说什么,可刘氏却也知道,在他们听不到的地方,肯定还是要说道一顿的。
</br> 不过这些事,刘氏心里头明白,并没有跟苏木蓝说太多。
</br> 苏木蓝到底是记挂担忧她来的,说的太多了,反而让她忧心的很,刘氏便也就只捡好的来说上两句。
</br> ------题外话------
</br> 今天照例是4章哈,等到31号再爆更哦,么么哒~
</br> 第385章 丁嫂子
</br> 两个人正说着话的,刘氏娘家大嫂丁氏在外头喊了一声,“小妹,娘让我喊你,说是爹买了些豌豆黄来,让你去拿一些来,给你苏嫂子尝一尝。”
</br> “好嘞,大嫂,我这就来。”刘氏应了一声,对苏木蓝道,“你等我会儿,我去拿点豌豆黄来。”
</br> “成,少拿点就行。”苏木蓝也不虚客套,只应了下来。
</br> 刘氏挑了帘子出去。
</br> 片刻后,帘子晃动,丁氏走了进来,给苏木蓝手边的杯子里添了些热茶。
</br> “多谢丁嫂子。”
</br> “害,客气啥。”丁氏放下了手中的茶壶,虽然没有坐下来,却也没有要走的意思,片刻后才道,“那啥,我是个直性子的人,我有话也就直说了。”
</br> “丁嫂子说就是。”
</br> 丁氏刚刚很明显是寻了个由头将刘氏给支走的,苏木蓝看的分明,这会儿也挺直了些身子,仔细听这丁氏要说些什么。
</br> “小妹回家住了也有几个月,只说是想回来住几天,可这几天眼瞧着变成几个月,爹娘心里头总归是有些担心,猜着应该是跟婆家不合,吵了架才回来的,且这几个月里头,婆家是一次也没有登过门,更没有要接小妹回去的打算。”
</br> “这白有光不懂事也就算了,可恨的是小妹的那个婆婆韩氏,在家里头也不张罗这个事儿,简直是不像话的很,爹娘因为小妹的事儿操心的很,也让我们几个去打听过,看看小妹在婆家究竟被怎样欺负了。”
</br> “只是既然小妹是跟婆家吵了架回来的,这会儿也没说是过还是不过的意思,我们这打听起来也不敢去白家村那露面,免得让她婆家知道了,显得我们这有些低人一头,往后若是小妹回家去后,会借此拿捏小妹。”
</br> “只是这样的话,我们打听的便有些远,且这说话的人说的也都不大一样,有说白有光如何不像话的,也有说不过就是各家都有的规矩,小妹没有做好,惹了夫家生气,也是个不懂事的。”
</br> “这一时之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该劝小妹早些回婆家去好好过日子,还是该替小妹撑了腰,好好教训教训白有光那一家。”
</br> “刚好今儿个弟妹你来,你跟小妹关系好,又是挨着住的,公爹和婆婆便让我来跟你打听打听,平日里小妹究竟过得咋样,回小妹回来,又是因为什么缘故。”
</br> “我们知道了个中情况,全家人也好商量商量,该往哪方面去劝了小妹,不管是因为什么,只要为了小妹好,我们都成。”
</br> 丁氏话说的仔细,满脸也都是恳切神情。
</br> 显然她对刘氏的担忧,也并非只是浮于表面。
</br> 再听她说的这些话,苏木蓝也察觉得出来,刘氏的娘家,待她也是极好的,无论刘氏想怎样,都会支持她到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