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13节
</br> 苏木蓝道,“说到底,我家里头也是没有丢任何东西,这些大米,便捐给族中宗祠吧,也算是我对宗祠的一些心意,也感谢里正叔为了这事儿,费心费力。”
</br>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全都捐了也不合适,就捐一半吧。”
</br> 白康元说罢,苏木蓝却是道,“里正叔,还是全捐了吧。”
</br> 第375章 请族法
</br> “这东西也都是罚了那张谷来的,我这也算是借花献佛了呢。”
</br> 见苏木蓝坚持,白康元便也只好点了头,“既然你这么说,那行吧,就按你说的来,等把大米讨了回来,我也跟村子里头的人说一说。”
</br> 族中宗祠里有许多的财物,皆是平日里村中族里的人,这个捐点,那个送一些,再加上偶尔碰到些事,罚一些人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也算是不少了。
</br> 而这些东西,都是为村中以备不时之需所用的,譬如遇到灾祸、荒年,或者村中谁家遭了祸什么的,拿出来应一应急。
</br> 这是村中族人的指望,还是大家的善心,更是关键时刻的后盾,所以村中众人对于宗祠里的财物也十分看重,对于捐赠东西的人,自然也十分感激,觉得是心思宽广,愿意为村中考虑的人。
</br> 即便苏木蓝有些借花献佛,但这些东西捐了是情分,不捐是本分,白康元觉得,是该让村子里头的其他人,心里头有些数才好。
</br> “里正叔看着安排吧。”苏木蓝笑着应了下来。
</br> “成。”白康元见苏木蓝识大体的很,心中高兴,便站了起来,“你忙,我准备准备,下午去张家庄的。”
</br> “辛苦里正叔了,里正叔慢走。”苏木蓝送了白康元出去,看他走远了,长舒了一口气。
</br> 对于先前夜半偷摸进院子的人,苏木蓝是想过,有极大概率是张谷来。
</br> 只是没有实质性证据,且她也不合适直接去问责,也正因为这件事要吃个哑巴亏,心里头有些不爽。
</br> 到是不曾想,出了这档子事儿,刚好把她的苦恼给解决了个彻底。
</br> 该受惩罚的人要受到惩罚,这心里头憋闷的气也算是彻底出出来了。
</br> 不过,这件事也是多亏了冯氏和白康元,也得好好感谢感谢他们两个人才行的。
</br> 苏木蓝盘算着这个事情,寻了食材,准备做些虎皮蛋糕卷来,送给两家。
</br> 到了下午,白康元跑了一趟张家庄。
</br> 张里正听了这事儿,也是满肚子的怒火,领着白康元便上了张谷来家的家门。
</br> 而此时的张谷来,在晌午前已经被白二牛和张氏好好收拾了一顿,这会儿也已经知道了事情的轻重,不等张里正问话,便已经磕头如捣蒜一般,把偷苏木蓝家大米的事儿,认了个彻底。
</br> 既然张谷来已经承认,这事儿也就没有任何悬念。
</br> 除了答应白康元那要求的二百五十斤大米以外,张里正也就开了祠堂,请了族法,按族里头的规矩,打张谷来二十棍。
</br> 且没有半分耽搁,直接在祠堂门口摆了条凳,让两个壮汉拉着张谷来,让另外一个壮汉拿了祠堂中的棍子来结结实实的打了二十棍。
</br> 只打的张谷来整个屁股血肉模糊,哭天喊地,险些要昏了过去。
</br> 张氏在一旁,心疼的哭成了泪人,等着张谷来受了刑罚,急忙搀扶着回了家,请了郎中要上药。
</br> 一通的折腾,张谷来到半夜里头便发起了烧。
</br> ------题外话------
</br> 周六日一直在加班,今天得外出跑一天的手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班
</br> 所以今天跟小可爱们请个假,暂时只有四更,加更的一更会在明天一起加上的哈~
</br> 第376章 没脸见人
</br> 即便是用着汤药,张氏姐妹三个人轮流的来伺候照看着,烧了足足两日才渐渐退下。
</br> 时值春日,正是风大的时候,伤口不宜见风,趴在那儿养伤时,连门都不敢开,更不敢动弹,只能跟个死人一样趴在那里。
</br> 张谷来成天唉声叹气的,心里头也因为这事儿懊悔的很,懊悔自己当真是一时头脑发热,没事儿惦记苏木蓝那个寡妇干啥。
</br> 要是不惦记那个寡妇,也不至于今儿个落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田地。
</br> 只是后悔归后悔的,这屁股上头的伤却是实打实的,没个半个多月,连床都下不来。
</br> 张氏姐妹三个人,也是唉声叹气了许久,埋怨张谷来想不开,也埋怨张氏这里做事实在不谨慎的很,竟是让人捉住了由头,赔了大米不说,还让张谷来遭了这么大的罪。
</br> 张氏也因此,郁闷不已,却也不敢在张谷来和两个姐姐跟前说道,更不敢在白二牛跟前透露分毫,只能是生生咽回到了肚子里头去,憋闷的上了火,满嘴起了大泡,疼的要死要活,说话都不想张嘴。
</br> 苏木蓝家遭的贼,是张氏弟弟张谷来的事儿,很快传了开来。
</br> 白家村可以说人人都知道了这事儿,也对张谷来鄙视不屑的很,更是扬言往后这张谷来断不能踏入白家村半步。
</br> 毕竟偷的可是白家村的人家,那就相当于打白家村人的脸,那是绝对不能轻易过去的。
</br> 因为张谷来的事儿,村子里头的人连带着对张氏也极为不待见。
</br> 上梁不正下梁歪,张谷来是被仨姐姐带大的,长成这个样子,肯定也就是当姐姐的没教好了,不待见张氏,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br> 更何况,张氏先前就跟苏木蓝家不合,张谷来在白家村旁人家都不偷,偏生挑了苏木蓝家,这里头的事儿,也就不言而喻了。
</br> 村中人议论不已,这话自然也传到了白二牛的耳朵里头,白二牛听罢,又生了一通的气,将张氏再次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br> 连带着把张氏手里头管着的钱都通通收了回来,自己管着。
</br> 张氏管着家里头的钱,这平日里总是能够想方设法地扣出来一些,偷偷地放起来,趁着回娘家的时候,贴补给张谷来。
</br> 这回白二牛把管家的事儿收了回去,往后张氏再如何的去想办法,无外乎也就只能搜罗些平日里,地里头的菜,吃剩下的口粮给拿回去了。
</br> 张氏当然因为这件事而不高兴,但看白二牛气得不轻,也害怕白二牛气得狠了,真把她给撵回去,只能乖乖地认了下来。
</br> 但也因为这件事情,嘴里头的泡又多了一层,以至于张氏连家门都不想出,哪怕出去做活,也是低着头,不跟旁人说话。
</br> 村中的人也只当张氏是没脸见人,倒也没说什么。
</br> 苏木蓝这边,跟着她学红焖羊肉的两位厨娘,手艺基本上可以拿得出手了,差不多做得有九成的滋味,做出来给冯氏等人来尝的时候,他们已是尝不出来,哪个是苏木蓝做的,哪个是二位厨娘做的了。
</br> ------题外话------
</br> 感谢“音竹念冰”、“忆、知秋”、“潇湘书友1496”、“爱看小说的羊羊羊”、“梅落守月”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第377章 七里香
</br> 这边,陆雯晴这里,也在紧赶慢赶地,将铺子内部的装修给做好。
</br> 定制的桌椅、碗碟等也已经陆续运到,羊肉的货源,也基本上已经预定好了。
</br> 是县城中专门做给酒楼里头供应肉食的郭掌柜,平日里给旁的酒楼供应鸡鸭鱼肉等肉类,见陆雯晴这里寻合适的羊肉,便毛遂自荐,来寻了陆雯晴。
</br> 陆雯晴见他开的价格合适,且郭掌柜平日在县城里口碑不错,便定了下来,按着所需的分量,每日送来。
</br> 如此一来,这铺子也算筹备的差不多,只差定下开业的时日了。
</br> 陆雯晴来寻苏木蓝商量,定下了三月二十八,开门试营业,四月初六正式开业。
</br> 这两日皆是宜开市的好日子,且在时间上来说的话,也算间隔的差不多。
</br> 不过,三月二十八近在眼前,算起来,也只有三日的时间了,确切来说,略有些急促。
</br> 不过顺意斋这般情形,苏木蓝也明白这陆雯晴此时急切的心情,便也没有多加劝阻,只跟着陆雯晴去了一趟县城,好好看了看铺子,提上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br> 陆雯晴听罢,皆是仔细记了下来。
</br> 待看了一圈,苏木蓝整体也是满意的很,觉得这陆雯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事情准备的这般妥当,也实在是个做事利索的人。
</br> 她自己是现代穿越而来,见过的事情多,又是活了两世,许多事她能做得到也是得益于此,可陆雯晴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年轻姑娘,也能做到这般田地,着实令人佩服的很。
</br> 苏木蓝对陆雯晴打心眼里头也生出了佩服之意。
</br> 待从铺面出来时,苏木蓝抬眼瞧到,铺面上头该挂匾额的地方,此时顺意斋的牌子已经不在了。
</br> “陆掌柜是要重新取了名字来?”苏木蓝问。
</br> “嗯。”陆雯晴点头,“既是要改头换面,便想着该重新取了名字为好,也算是重新开始,这新的铺名,我大哥已是取好,我也已经着人去制了牌匾来,准备明日挂了上去。”
</br> “先前便听你说你的兄长满腹经纶,这铺名确实该由他取为好,就是不知道,这新铺名是什么?”
</br> 苏木蓝对这件事还是十分好奇的,想看看这种学富五车的人,取铺名会是怎样的。
</br> “大哥取了七里香这个名字。”陆雯晴答道。
</br> 苏木蓝,“……”
</br> 幸亏此时病没有喝茶水,如若不然的话,苏木蓝觉得自己一定会被呛得咳嗽不止。
</br> “苏嫂子,七里香这个名字是有什么不妥么?”陆雯晴见苏木蓝神情复杂,有些诧异。
</br> “没什么,并没有什么不妥。”
</br> 就是对于她这个从东风破开始听歌的现代人来说,听得有些不习惯罢了。
</br> 苏木蓝努力让自己表情自然一些,“不知,陆掌柜兄长取七里香这个名字,是有何寓意么?”
</br> 读书人取名起字的,最是讲究这些。
</br> 也是因为这个考虑,苏木蓝原本以为会起什么“宾鸿”这种,寓意着来往客人等类的名字才对。
</br> 第378章 美滋滋
</br> “大哥说,这红焖羊肉便宜美味,整个饭庄的定价也是寻常百姓,既要出彩的话,取名最好通俗易懂,好记易传,不必取那些文绉绉的名字,且这红焖羊肉滋味鲜美,香气浓郁,便想到了十里飘香这句话。”
</br> 陆雯晴笑道,“但若是取名十里香的话,一听便是一个估摸的数,让人感觉过于虚假,但若是七里香的话,也有夸张之意,却听着要务实许多,更加好一些。”
</br> 苏木蓝听罢,点了点头,“不错。”
</br> 撇开七里香的麻雀不说,单单就从这个名字的来由来看,陆雯晴的这位大哥,分析的的确是合情合理。
</br> 且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不知道麻雀多嘴的事儿,应该觉得七里香这个名字十分不错的。
</br> “这个名字十分好听,也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这诸多酒楼饭庄之中,也颇有新意的。”苏木蓝又补充道。
</br> 县城里头的的酒楼饭庄,不是什么醉仙居,就是清风阁什么的,七里香的确也显得颇为与众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