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08节
</br> 看那圆乎乎的身子,长长的,且高耸摇摆的尾巴,不必猜也知道,是大黄照例在院子里头来回的“巡逻”了。
</br> 只是这般蹲在窗台上头,被月光拉长了身子,显得体型越发惊人了。
</br> 苏木蓝这会儿被闹得睡意全无,正寻思着要不要去逗一逗大黄,吓它一下,却见大黄“嗖”地从窗台上跳了下去。
</br> 紧接着,苏木蓝听到了“唰唰”,似乎是大黄爬树的声音,以及大黄发狠时“喵呜”的低吼声。
</br> 接下来,便是低低的叫喊声。
</br> 虽然声音很低,但苏木蓝却也分辨的出来,是人的叫喊声。
</br> 很快,又传来了噗通,似乎是什么落在地上的声音。
</br> 看这形势……
</br> 家里遭贼了!
</br> 苏木蓝一个激灵,从床上爬了起来,急忙穿好了外衣,去拍白水柳她们姐妹四个人的门,拍的哐当哐当响,更是大声道,“水柳,立夏,你们快醒醒,家里头遭贼了!”
</br> “快些起来,去瞧瞧是哪个不长眼,偷东西竟是偷到咱们家头上来了。”
</br> “我枕头底下放着的刀,我已经拿着了,你们赶紧拿上家伙!”
</br> 苏木蓝声音喊得大,却并没有去开堂屋的门。
</br> 为的是闹出点动静来,让那毛贼知道这家的主人已经醒了,赶紧早早离去,同时也免得那贼人恼羞成怒,进屋伤人。
</br> 而四个萝卜头听到苏木蓝喊人,慌忙从床上爬了起来,穿上衣裳,连鞋都顾不得穿,顺手拿了门后的扫帚什么的,以作防身之用。
</br> “娘,咱现在该咋办,这会儿出去吗?”白水柳用力地握着手中的扫帚,声音有些发颤。
</br> 家里头遭贼,是头一回遇到,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br> 且不单单是白水柳,其余三个孩子,面上还能保持镇定,实际上早已后背湿透了。
</br> “先等等。”苏木蓝屏气凝神,顺着门缝往外瞧。
</br> 她这会儿,心中也是颇为担忧。
</br> 这会儿院子里头,月光洒了一地,看不到半个人影。
</br> 唯独看到大黄从墙头上跳了起来,在院子里头大摇大摆地走了一圈后,到了堂屋门这里,冲着苏木蓝“喵呜”叫了一声。
</br> 接着蹲坐了下来,尾巴在地上扫了又扫。
</br> 叫声比着刚刚的发狠来说,十分温柔,且这动作也颇为悠闲自得。
</br> 第358章 吓死人了(月票2700加更)
</br> 显然,是那贼人已经被它赶走,这会儿来这里邀功来了。
</br> 苏木蓝这才放下心来,喊白水柳他们把油灯蜡烛都点燃,这才开了堂屋的门,把院子里头,灶房门口……各处的油灯尽数点燃。
</br> 院子里头,登时恍若白昼。
</br> 有了光亮,便让人心中有了底儿,也有了胆量。
</br> 苏木蓝领着四个孩子到院子里头,把各个屋子,院子角落都查看了一番,在确定没有看到半个人影后,略松了口气。
</br> 为求心安,苏木蓝又提了灯笼,爬上墙头,往外瞧了瞧,见街门口也再没有人影儿,家里头也没有丢什么东西,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br> “估摸着,人已经跑了。”苏木蓝瞧了瞧院墙上头留下的脚印,道,“看这个样子,是从外头这棵树上跳到墙上头,又跳院子里头的。”
</br> 苏木蓝家前头的院墙那,有一棵大桐树。
</br> 这棵树苏木蓝在原主的记忆中是有印象的,最早是一棵小树苗,因为小,家中无人在意,桐树长得快,一两年便长大了。
</br> 桐树遮阴,在盛夏的时候,能够让院子里头没那么晒,便被保留了下来。
</br> 苏木蓝在现代时,幼时在农村长大,村中修建房屋时,便忌讳房前屋后有树,苏木蓝当时还只当大人过于迷信,后来才得知,并不是迷信,而是担心有贼会顺着树进了家。
</br> 现在看来,这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的经验,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br> “这棵树,还是得尽快砍掉了。”苏木蓝道。
</br> “今儿个还好有大黄。”白水柳也是松了口气,抱起脚边的大黄,捋了一把油光水滑的猫毛,“要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br> “是啊,真是吓死人了。”白立夏也是拍着胸口,后怕的很。
</br> “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贼这回没得手,跑掉了,会不会还会再来?”白竹叶担忧地问。
</br> “应该不会了,再过两个时辰,天就发亮了,咱们又被惊醒,肯定不会睡觉了,到时候喊上几声,他未必跑的掉。”
</br> 苏木蓝道,“我看这动静,估摸着也就是一个人,应该没那么大的胆量。”
</br> “我看明儿个还是要跟里正叔公说上一声吧,村子里头招了贼,得让大家伙都留个神。”白水柳提议道。
</br> “嗯。”白立夏也附和道,“别管是咱们村的贼还是外头的贼,咱们闹出点动静来,也让人家知道,心里头掂量掂量。”
</br> 风口浪尖儿的,也就不敢再起歪心思了。
</br> 到是苏木蓝,拧着眉想了好一阵子,才开了口,“明儿个我去一趟你们里正叔公家里头,说道一下这个事儿,就说咱们家今晚遭了贼,偷走了咱们家米缸里头的十斤米,你们出去的时候,也这么跟别人说。”
</br> 大半夜的跳院子里头,悄没声的,若是偷东西的贼到是好说很多,但要是心思不正的……
</br> 她是个寡妇,这名声上容易被人泼了脏水。
</br> 即便说对方是个贼,想偷东西未遂,但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添油加醋的一说,怕是要说是偷人未遂了。
</br> 第359章 脱层皮(月票2750加更)
</br> 苏木蓝是不在意这些,可四个孩子还小……
</br> 有些事,不得不做的无懈可击。
</br> 说成家里头丢了十斤米,那就坐实了对方就是来偷东西的,即便别人拿这个来事儿,也能拿丢了米来堵回去。
</br> 至于对方是不是真偷了米,那就无所谓了。
</br> 做了贼,先不说不敢跳出来,即便真的傻了吧唧的要跳出来,也得看别人信不信。
</br> 白水柳和白立夏两个人到底年岁在这儿摆着,没想太多,只当苏木蓝说丢了十斤米,是为了让大家伙相信有贼的事儿,便点了点头,“嗯,就按娘说的,对外就说咱家丢了十斤米。”
</br> “你俩记住了不?”
</br> “记住了。”白竹叶和白米豆也点了点头。
</br> “成了,赶紧都回去睡吧,一早还得早起去上学,别睡的不够,该头疼了。”苏木蓝领着孩子,把屋子里头各个门的门栓都给插上,又留了几盏灯亮着,这才各自回床上睡觉。
</br> 大半夜的,正是困意汹涌的时候,四个孩子也是哈欠连天,但因为出了遭贼的事儿,这会儿即便是闭了眼睛睡得也不够踏实。
</br> 等到早上起来的时候,包括苏木蓝在内的五个人,都显得精神有些萎靡,时不时打个哈欠,连眼圈都有些轻微泛青。
</br> 不多说什么,简单的吃罢了早饭,四个孩子各自去上学,苏木蓝则是去了趟白康元家里头,说了说这遭贼的事儿。
</br> “竟然有这事儿!”白康元听完苏木蓝的话,也是震惊的不得了,脸色都变了一变。
</br> 他当这白家村的里正,有二十来年了,不能说整个白家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这村子里头偷鸡摸狗的事儿,甚少听闻。
</br> 即便是有,也顶多是谁家地里头的菜被那贪便宜的给顺走两棵而已。
</br> 但都是自家地里头辛苦种的菜,被别人顺走心里头肯定不高兴的很,所以当时被顺走菜的人便大闹了一场。
</br> 都是乡亲里道的,闹一回,下回的话就再也不敢做这种事了。
</br> 可以说,白家村这么多年太平无事,这回竟是闹了贼,白康元自然是又急又气又震惊的,“看清楚是谁了不?是咱们村子里头的,还是外村子的?”
</br> “没看清,就听着动静了,我领着孩子在屋子里头压根没敢开门去看,到是我家大黄在那又叫又咬的,那人估摸着也是怕惊动我们,就赶紧跑了,等人跑了,我才领着孩子仔细瞧了瞧,结果瞧见是米缸里头丢了十来斤的大米。”
</br> 苏木蓝回答道。
</br> 大约是因为丢了米的缘故,白康元听着她的声音又急又气,甚至带了哭腔,这心里头的火气越发盛了一些,“不管他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要是能找出来,得让他脱层皮!”
</br> 春季的时候,新一季的粮食还没收上来,去年的存粮已经不足,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偷别人家的米,实在是可恨的很。
</br> 且偷东西这种事,有了第一回 就有第二回,第三回的,这回投苏木蓝家里头的米,回头就会偷别人家的钱。
</br> ------题外话------
</br> 六更~
</br> 这个时候的作者,每天都伸长了脖子等放假,各位小可爱都放假了吗?
</br> 第360章 爪子给他打断
</br> 要是本村的人,那就是硬生生的养出来了一个贼,若是外村的,那就太欺负他们白家村了。
</br> 白康元道,“石堂家的,这事儿我知道了,我也好好给找寻找寻,这事儿可不是个小事,要是能把这贼给找出来,一定给你家讨回公道。”
</br> “麻烦里正叔了。”苏木蓝连声的点头,“我家孤儿寡母的,平日里也多亏了里正叔和大家伙一块看顾着,才没出了乱子,这回的事儿,麻烦里正叔多给操心。”
</br> “放心,这是咱们白家村的事儿,我一定好好查。”白康元答应的颇为干脆。
</br> 见状,苏木蓝便也没有再多呆,便站起了身,“那辛苦里正叔,我得赶紧回家,也再拾掇一下东西,灶房里头给翻的乱七八糟的,也得再去买些粮回来,不然家里头就断顿儿了。”
</br> “成,你赶紧去忙。”白康元送了苏木蓝出门。
</br> 回来后在院子里头转了两圈,又冲地上啐了一口,“这哪儿来的毛贼,胆子可真大,让我给抓着了,爪子给他打断!”
</br> 当朝律法对于偷窃之事惩罚十分重,若是告到县衙后,东西要双倍赔偿不说,至少要打上一通板子,若是偷的东西贵重的话,蹲大狱是有的。
</br> 若是不告到衙门的,各村的里正也可自行惩罚,只要是证据确凿的,在众人的见证下打上一顿是再寻常不过。
</br> 白康元想了想,又道,“这段时日地里活不多,看起来这晚上巡逻的事儿还是要做起来,传下来的老规矩还真是不能丢的。”
</br> 从前为了防止夜间走水,也为确保村中安定,村中每晚都会派上两个青壮年,结伴在村中巡逻,只是之前一直太平无事,白康元也觉得有些折腾,这个规矩便渐渐的荒废了。
</br> 现在看来,还是得恢复了为好。
</br> “嗯,规矩还是要做好。”郑氏也点了头,“刚好趁着白石堂家丢了大米这事儿跟大家伙说上一说,估摸着大家伙也同意。”
</br> 若是平常没啥事,忽然把荒废的规矩捡拾了起来,有的村民怕是要埋怨一句事儿多,找麻烦什么的,可这会儿碰到了这种事,大家伙也都害怕这贼寻到自己家,肯定不会有人反对的。
</br> “嗯,我这就去敲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