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00节
</br> “要是对亲事上心倒还好,就怕是对钱上心啊。”苏木蓝感慨了一句。
</br> 冯氏择菜的动作顿了一顿。
</br> 白桃枝底下两个弟弟,大的那个,也就比他小一岁半,再过个年,便是要到说亲的时候了。
</br> 娶儿媳妇可跟嫁闺女不一样,花销的钱可多了去了,可白洪富家里头日子过得却不算宽裕,又是俩儿子,但凡挑一些的,怕是都看不上他家。
</br> 想要娶个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必定就得在彩礼上加一加了,可白洪富家没钱,也只能让闺女早早出嫁,拿了女儿的彩礼钱,好去贴补了儿子去。
</br> “这是他们家做出来的事儿。”冯氏也有些唏嘘。
</br> 不过唏嘘归唏嘘的,却也是阻挡不了。
</br>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白桃枝的婚事,只能白洪富夫妻两个人做主,要多少彩礼,是不是卖女儿,也是他们说了算。
</br> 现在也只能是盼着,白洪富夫妻两个挑上的是个能给上不少彩礼,家境不错的人家,白桃枝嫁过去日子好过一些。
</br> 两个人都这么想,互相看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都点了点头。
</br> “娘,我们回来了。”
</br> 声音由远及近的。
</br> 白水柳四个萝卜头和白永和五个人,拎着三个竹篮进了院子。
</br> “娘,快看我们挖的野菜。”五个人献宝似的把篮子放在苏木蓝和冯氏跟前。
</br> “嗬,可真不少。”苏木蓝看那三个竹篮子都是满满登登的,笑道,“比晌午前挖的还要多上一些。”
</br> “我们这回跑的远,那边人少,挖的也就多。”白永和答道。
</br> 白永和比白水柳还要大上一岁,且自小是娇惯着养大,衣食不缺,个头比白水柳高了几近一头,这会儿站在这里,有些像四个人的大哥。
</br> “今天也真是多亏了米豆他们,教会我认野菜,才能挖这么多的野菜回来,晚上回去了,刚好能做些蒸菜来吃。”
</br> “好。”冯氏笑眯眯地应下。
</br> 读书归读书的,冯氏却也不想把白永和养成五谷不分的性子,这会儿见白永和和四个孩子玩的欢,连脸上沾了土也不顾忌,心里头也高兴的很。
</br> “晚上蒸点蒸菜,再炒一炒,吃着也好吃。”冯氏又补了一句。
</br> “你们也快些的过来洗洗手,时候不早了,得复习复习功课,别明日挨了先生的罚。”苏木蓝笑着,从缸里头舀了水。
</br> 初春寒冷,这水摸着也是冰凉,从那炉子上头温着的壶里头倒上些热水,兑了一兑。
</br> 摸着水温正好,苏木蓝这才端了水盆过来。
</br> 五个孩子洗干净手和脸,又把身上沾染的土给掸了掸,这才各自回家去,忙着复习功课。
</br> 第330章 防贼
</br> 冯氏把野菜带了回去做蒸菜,苏木蓝则是把野菜洗涮了一下,剁碎了,混上肉馅儿,包成一个一个小馄饨。
</br> 煮上一大锅的馄饨,连馄饨带汤的,撒上点碎碎的香菜末,热腾腾的喝上一碗,舒坦的很。
</br> 翌日上午,孩子们去上学读书,苏木蓝在家做各种吃食。
</br> 等到孩子们散学回来的时候,张门义上门来了。
</br> 来送羊排。
</br> “先前便从吴掌柜那得了信儿,只是这两天有羊下崽,耽搁了两天,宰羊宰得就晚了,所以送来的就迟了些。”张门义道,“不过这回的羊排好的很,是小公羊的羊排,吃起来肉质不柴的。”
</br> “这羊排我也没剁,整块的,你到时候吃的时候现剁吧,吃多少剁多少,也方便,对,你说的这羊脊椎,我一并都给拿了过来的。”
</br> “劳烦张大哥了。”苏木蓝看那竹篓里头羊排和羊脊椎品相好又完整,急忙道了谢,“这一共是多少钱?”
</br> “你给上个二十个钱就成。”张门义道,“都是经常打交道的了,这买羊大都是买肉的,要排的也少,也给你算便宜一些。”
</br> “谢谢张大哥。”苏木蓝给了钱,把那羊排和羊脊椎骨从竹篓里拿了出来归置好,又用水把竹篓冲了冲,确保上头没血水了,这才给了张门义。
</br> 看苏木蓝手脚麻利,张门义一时之间也有些情绪复杂,但在她递了竹篓过来时,又换上了笑颜,“成,那我就不叨扰你忙活了,等回头你要再要啥了,跟我说一声就行。”
</br> “我也得赶紧回去看着点羊去,这院子里头东西多,有时候也怕旁人惦记。”
</br> 张门义左右环顾打量了一下院落,提醒道,“我瞧着你这儿也得当心点才行,这有时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尤其像偷羊贼那种手脚不干净的家伙,更是得好好留个神才好。”
</br> 偷羊贼,说的是张谷来。
</br> 这话,明显是因为上回去张门义家买羊奶时,张谷来纠缠的事儿,所以特地提醒了一句。
</br> “谢谢张大哥提醒,我会多操点心的。”苏木蓝笑着应了下来。
</br> “那成,那我就先走了。”张门义拎了那个还有些湿淋淋的竹篓,出了门。
</br> 苏木蓝略送了送,便折返回来,看那些羊排该如何处置。
</br> 四个萝卜头则是来帮忙做晌午饭。
</br> “娘,刚才张大伯提醒咱们家防着些贼……”白水柳低声和苏木蓝道,“原本不说的时候我还没想到,这么一说我也怪担心的。”
</br> “咱们家现在比从前日子好过了许多,家里头东西也多,要是真有人惦记着想来偷东西的话……”
</br> 白水柳的话语中满满都是担忧。
</br> 很显然,张门义的话,白水柳只听出来了表面意思,只当他是提醒她们家要当心有人偷东西。
</br> 不等苏木蓝回话,白立夏便笑了起来,“这事儿,我到是觉得不用太担心的,咱们家有大黄在,怕是那贼来了,也得被大黄挠个满脸花。”
</br> 说起这大黄,苏木蓝顿时笑了起来。
</br> 第331章 羊蝎子
</br> 先前因为家里头时常做吃食,怕招了老鼠来,便一直想养一只猫,这事儿苏木蓝也托付给了刘氏,等到她娘家的大猫下的崽儿满月了,要上一只来。
</br> 而刘氏也的确是抱了一只来,是一只狸花猫,虽然还小,却也长得十分壮实,十分讨喜不说,也十分的黏人。
</br> 不单单是苏木蓝,连四个萝卜头都对这只狸花猫喜欢的很。
</br> 只是,这狸花猫被送来的当天晚上,大黄便跑了来,说什么也不肯走了,更是趁着晚上的时候,偷偷的把小猫叼回到刘氏家里头,自己睡在给小猫准备的猫窝里头。
</br> 然后便霸占着这个猫窝,说什么也不肯走了。
</br> 平日里大黄还时常出去遛弯,跟村中其他的猫一同打闹,这下子是连这个习惯也戒了,显然十分担忧它若是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会被那小狸猫给占了。
</br> 最后也是没了办法,苏木蓝和刘氏也只能商量了一下,将大黄给了她们家,小狸猫则是留在了刘氏家里头。
</br> 苏木蓝呢,也给了一块猪肉,算是换了大黄来,也免得刘氏因为这个事儿在家里头难做。
</br> 大黄大约是知道自己是被换来的,便心安理得的在苏木蓝家里头住了下来,且十分兢兢业业,成夜的在屋子和院子里头来回的晃悠巡逻。
</br> 而等苏木蓝起床的时候,也总是能瞧见院子里头,晾着一个或者两个新鲜的老鼠。
</br> 也不知道这是大黄在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业绩,还是担忧他们一家人吃不饱,所以特地送来的食物。
</br> 总之,大黄成功的赖在了家里头,而且苏木蓝也瞧得出来,大黄的战斗力的确是不弱,若是谁晚上想着翻了墙头的话,谁能占上风还说不准的。
</br> “只怕,不单单是满脸花,得浑身都是被大黄挠的伤呢。”苏木蓝抿嘴笑道。
</br>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几个人在说话,大黄竖着尾巴慢悠悠走了过来,蹭了蹭苏木蓝的小腿,“喵呜”地叫了几声。
</br> “说大黄,大黄就来了。”苏木蓝蹲下来,伸手rua了一把,“这不正说道你的,往后家里头看门护院的事儿,可就都交给你了。”
</br> 大黄“喵呜”了两声,似应下来了一般。
</br> 苏木蓝趁机又rua了两把,这才去张罗着做晌午饭。
</br> 羊脊椎骨过了水,搁在锅中炖上,再加点土豆,白菜,萝卜什么的配菜,炖成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蝎子。
</br> 春寒料峭,羊肉滋补,脊椎骨炖出来了骨髓,让这一锅羊蝎子滋味越发美妙。
</br> 一大锅的羊蝎子和半扇的羊排,再加上配菜,一家也是吃不完的,便匀了半锅出去,给冯氏家送了过去。
</br> 冯氏见了这一锅香喷喷的羊排,也省了一顿晌午饭的忙碌,和家人美滋滋的吃上了一顿。
</br> ----
</br> 二月末,三月初,人越发忙碌。
</br> 街上来往走动的人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br> 一来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众人忙着为生计奔波,二来是春日风光正好,这县城府城中的人,纷纷出门,踏春游玩。
</br> 第332章 绝望(月票2400加更)
</br> 既是踏春,自然得寻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的地儿。
</br> 青石镇往西二十余里地,有一处清水湖,周边矮山环绕,树木葱郁,且周遭长满了野桃树,春日桃花盛开,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赏花游玩。
</br> 而前往清水湖的官道,途径青石镇,也因为这个,青石镇这两天街上的人和车都多了起来,连马车这种寻常人不能乘坐的,也都屡见不鲜。
</br> 途径一些铺子时,也有马车停下来,买些小玩意儿什么的,带着路上玩耍。
</br> 一辆马车此时便停了下来,身着豆青色衣裙的连翘从马车上下来,伸手掀了帘子,车夫急忙拿了车头的脚凳过来。
</br> 陆雯晴扶了连翘的手,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左右打量了许久,道,“走了这么许久,在这里歇上一歇吧,刚好快晌午了,也寻个地方吃些饭食,我也走上一走。”
</br> 从天亮时便乘坐马车出了门,这么半晌过去,陆雯晴只觉得浑身都是酸痛的。
</br> “是,小姐。”连翘扶着陆雯晴,轻轻地帮她揉捏着手臂,看着她脸色不大好看,一阵心疼,“小姐也是受苦了。”
</br> 陆雯晴苦笑了一声,“若这些便算是受苦的话,那往后受苦的日子当真还在后头了,到了这个地步,便不能再说这话了。”
</br> 这样的话说的多了,连自己都会觉得日子苦,可能就真的觉得绝望,再也不想反抗了。
</br> “是,小姐。”连翘急忙应下,却又拧起了眉头,“只是,小姐,咱们这般找寻,当真能寻得到小姐想要找寻的人么?”
</br> 这青石镇,放眼看去,除了那些一眼便能瞧出来是出门游玩的,剩下那些,一看就是寻常农户。
</br> 穿着打扮十分普通不说,有些甚至连全新的衣裳都不是,在不显眼的地方,甚至还打上了补丁。
</br> 在这样的地方,连翘并不觉得,能寻得到能为顺意斋做事的人。
</br> “既是县城和府城已是寻不到合适的人,再远的地方咱们又去不了,也只能这般到处找寻找寻了,都说能工巧匠向来大隐隐于市,兴许是能寻得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