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94节
</br> 可还没到吴记呢,便瞧见这镇上许多人,手中的竹篮也好,背后的竹篓也好,这笼布里头包着的,不是旁的,就是爆米花。
</br> 而且,各个买的似乎都不少。
</br> 杜氏看来看去的,顿时觉得奇怪的很。
</br> 不对啊,这苏氏最后一次在她这儿买棒子粒儿时,也不过几十斤而已。
</br> 若是算起来的话,这些棒子粒儿,早早就该用完了才对,怎的现在还有爆米花来卖?
</br> 杜氏越看越觉得不对劲,眉都皱了起来。
</br> 但等到她进了吴记铺子,看到那边大木桶里头是是冒的跟小山一样高的爆米花时,惊得嘴巴都张得老大。
</br> “这位嫂子想买点什么吃食。”吴卓远见有客人上门,忙着给旁人称重之余,笑着招呼。
</br> 杜氏这才回过神来,指着那大堆的爆米花便问,“你这里,为啥还有爆米花卖?”
</br> 吴卓远被问的有些莫名其妙,但也很快反应了过来,“这位嫂子是张家庄人?”
</br> “嗯。”杜氏下意识应了一句,但她此时满脑子都在诧异爆米花的事儿,对吴卓远这一问并没放在心上,而是接着问道,“我这不问你呢嘛,你这儿为啥还有爆米花卖,不是早就该卖完了吗?”
</br>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卓远自然也就明白来人是谁了,扬起眉梢,呵呵笑了笑,“这爆米花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当然有的卖了。”
</br> “那不能,这棒子粒儿只有我家才有的,你的棒子粒儿又是哪儿来的?”杜氏满脸不可置信。
</br> “都说了,不是稀罕东西,你家能有,旁人家就没有了?”吴卓远道,“倒也不瞒你,这棒子粒儿,要多少有多少的,根本就不愁买。”
</br> “也就是有些人,拿着一颗石头子儿,只当捡到了夜明珠,宝贝的不得了,其实不知道旁人连看都不看一眼的。”
</br> 杜氏顿时愣在了原地。
</br> 吴记和那苏氏,寻到了新的棒子粒儿来买,而且看这个架势,买的价格十分便宜?
</br> 那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往后再也不用买她家的棒子粒儿了?
</br> 那她家的棒子粒儿,卖给谁去……
</br> 杜氏一下子慌了神,傻愣在了原地,连挪步都忘了。
</br> 这会儿吴记铺子里头人来人往的,正是热闹的时候,有些是熟客,径直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吃食来买,有些是听旁人提及后来的,正稀罕的左右来看。
</br> 瞧见杜氏也不买东西,像根柱子一般地杵在那里挡着吃食让人没法挑选,顿时有些不耐烦,“哎哎哎,你到底买不买,要是不买的话,挪挪地方,别挡着。”
</br> 见说了之后,杜氏仍旧不挪动分毫,那些人也不客气,只把杜氏给推到了一边去。
</br> 第308章 糊涂
</br> 杜氏踉跄,这才回过神来,失魂落魄地从吴记铺子里走了出来。
</br> 杜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家的,到家之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头,双目空洞无神地看着地,一句话也不说。
</br> “咋你去了一趟镇上,回来跟丢了魂儿一样?”张武河看着杜氏那个样子,追问道。
</br> 杜氏回过神来,看着张武河,“哇”地便哭了起来。
</br> 一边哭,一边哽咽着道,“人家找到地儿买棒子粒儿了,往后估摸着……估摸着不会买咱家的棒子粒儿了……”
</br> “咱家钱没了,钱没了……”
</br> 张武河听罢,整个人也傻了。
</br> 完了完了,棒子粒儿卖不出去了。
</br> 别说五文钱一斤了,这回没有人家苏氏来买,怕是一文钱两斤也没人要了。
</br> 这家里头还剩那么多棒子粒儿,一下子全砸手里头了。
</br> 张武河越想越难受,越想这脸色也越发的阴沉。
</br> 看着杜氏的目光渐渐变得凶狠了起来,顺着打了旁边的扫帚,冲着杜氏就招呼了起来。
</br> “败家娘们儿,从前这棒子粒儿卖的好好的,多少能换些钱回来,你到好,贪心要高价,这下好了,往后咱们家棒子粒儿卖不出去了,你舒坦了吧……”
</br> 杜氏被打的吱哇乱叫,抱着头要往屋子里头跑。
</br> 吴氏听着动静,从屋子里头出来,看着这一幕,伸手将杜氏拦在了自个儿身后,冲着张武河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小兔崽子,吃饱饭了打媳妇儿,出息了你?”
</br> “有那力气,去把茅厕里大粪给挑了去!省的吃饱了撑的在这儿作妖。”
</br> 吴氏性子厉害,张武河自小怕她,加上他原本也是个孝顺的,见状急忙把扫帚给扔的老远,嘿嘿嘿地笑了笑,“娘别着急,我就是跟她闹着玩的。”
</br> “闹着玩?闹着玩拿扫帚打人玩?让我照你身上抽两下,跟你闹着玩行不行?”吴氏喝道。
</br> “娘,我可是你亲儿子!”
</br> 怎么能拿了扫帚往他身上抽?
</br> “你这媳妇也是你亲媳妇,也不是随便从外头捡的!”吴氏一声怒喝,眼睛都瞪了起来。
</br> 张武河见吴氏生了大气,不敢再顶嘴,只低了头去,嗫嚅了许久才道,“我也是气急了才……打了两下的……”
</br> “主要也是她办错了事儿,害得咱们少赚好多银子呢。”
</br> “说说,到底咋回事?”吴氏看了看张武河,又看了看杜氏。
</br> 杜氏哆嗦了一下,缩了缩脖子,半晌才道,“娘,是这样的……”
</br> 张武河和杜氏两个人,在吴氏跟前也不敢隐瞒,把整件事的前因后果,给她说了个清清楚楚。
</br> 吴氏听罢了整件事,这眉头都拧了起来,冲着两个人喝道,“都跪下!”
</br> 张武河和杜氏不敢违抗,“噗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
</br> “让你跪是因为出手打媳妇,贪心贪财,心思糊涂!”吴氏骂了张武河之后,又转向杜氏,“让你跪是因为你贪心不足,被人挑唆的找不着北!”
</br> 被人挑唆?
</br> 杜氏有些诧异地看向吴氏。
</br> 第309章 是不是傻(月票2050加更)
</br> 吴氏见她这个模样,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只当那个老虔婆真是为你好,让你去讨回公道?她就是看你棒子粒儿卖的好,眼红心热,又寻不到地方找你茬,就给你使个绊子。”
</br> “你都没想想,这人能有几个傻的,要是人爆米花真能成十几倍的赚,旁人抢破头怕是也要偷偷学了来做的,旁人怕是也觉得自己被当了冤大头,再不肯去买这爆米花了。”
</br> “再说了,既然是吃食,哪儿能是光棒子粒儿就能做出来的,怕是还得添别的东西进去,既是能进铺子里头卖的吃食,估摸着大半是甜的,要添砂糖进去,这糖那么贵,这一瓢爆米花可不得卖这个价钱出去?”
</br> “退一万步不讲,就算人家真能卖高价,也是人家能做爆米花,有本事,你自己没本事只能种棒子,就只能卖便宜的棒子粒儿,难不成卖木头的因为一把椅子卖的贵,得去问人家木匠要钱出来?”
</br> “自己不动脑子好好想想,就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跟傻子似的,把自己的路堵的死死的,让那老虔婆看笑话,你说你是不是傻?”
</br> 吴氏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杜氏自然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会儿整个人脸色白了又白,说话的嘴唇也微微颤抖。
</br> “娘……我……”
</br> “成了,都这个时候了,多余的话也别说了,再说也是无用。”吴氏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这会儿也觉得有些心累,“你俩都拾掇拾掇,别让街坊邻居看了笑话。”
</br> “家里头那么多棒子粒儿,卖不出去也是个事儿,这回办了这么丢人的事儿,也别拿出去卖了,慢慢磨成面,自己家慢慢吃吧。”
</br> “娘,这棒子粒儿磨的面不好吃……”张武河解释了一句。
</br> “不好吃也得吃!”吴氏喝了一通,“原本好好的能换钱的东西,被你们俩给作没了,自己做的孽,自己就得受着!”
</br> “赶紧的,拾掇拾掇,趁着年前还不忙,多磨点面,最近也吃棒子窝头,你俩的,一点白面也不许掺!”
</br> “知道了,娘。”
</br> 张武河和杜氏应了一声,急忙去拾掇院子里头刚刚被他们两个人弄乱的东西。
</br> 两个人低着头,都唉声叹气的。
</br> 吴记这几日,又添了两样吃食。
</br> 红糖枣泥糕,口感松软,枣香十足,甜而不腻,在这冬日里头,单单是看着,都觉得这色泽让人暖暖的,吃上一口更是满嘴都是香的。
</br> 蛋黄酥,外头酥香,内里软糯,蛋黄又是咸香可口,几乎是把三种口味融合到了一处,吃着是浓香十足,百吃不厌。
</br> 这两样东西,虽说是老少皆宜,但无论从口感上来说,还是滋味上来说,都更得上了年岁的人喜爱,所以这两样东西,十分适合入了腊月后,瞧长辈时送了。
</br> 这生意,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
</br> 西北风起,到了傍晚时,天上开始飘了雪花。
</br> 洋洋洒洒地下了一整晚,直到晨起天蒙蒙亮的时候,才停歇了下来。
</br> 第310章 到底啥事(月票2100加更)
</br> 雪有三寸来厚,踩上去可以咯吱咯吱地响,放眼望去,处处银装素裹,颇为好看。
</br> 孩子们瞧见下雪,皆是撒起欢儿来,堆雪人,打雪仗,玩闹成一团。
</br> 大人则是忙着把屋顶还有院子里头的雪给清理出来,扔到旁边的菜地里头,或者堆到树根儿,防止雪化的时候,家里头到处都是泥泞。
</br> 而外头街上的雪,各家门口都各自扫上一扫,没人的地儿就搭把手一块清扫清扫,清理出一条方便人走的路。
</br> 对别人方便,对自己也方便。
</br> 下了雪,天儿冷的很,苏木蓝让四个萝卜头去上学堂的时候,都戴上了厚厚的棉帽子,戴上了护手的暖袖,这样在学堂的时候,也不会冻耳朵冻手了。
</br> 棉帽子和暖袖是苏木蓝和白竹叶一并给缝的。
</br> 苏木蓝缝里子,白竹叶来缝面儿,也算是分工合作,确保东西能做的又快,外表也还能过得去。
</br> 天冷,即便族学里头有火盆,可因为这间屋子年份久远,当初建的时候墙也不够厚,还是有些冷,像这种天气,白学文也就只上成半天的课,剩下半天则是让孩子们各自回家去练习。
</br> 捧着沙盘窝在土炕里头,最不济也能在家多喝上几杯热茶,总好过在这里受冻的强。
</br> 孩童们听闻,便都捧了沙盘,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br> 等孩童们都散尽,白学文熄了那炉子里头的火,也准备拾掇拾掇早些回家。
</br> 最后一丝火苗被灭掉时,白康元来了。
</br> “你咋来了?”白学文和白康元同辈,年岁比白康元还是大上一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