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88节
</br> “咱们村好田少,中等田多,这税赋也能少交一些,我看着对咱们村子来说,也是桩好事,也是朝廷的恩赐,大家伙也得念及一下皇恩浩荡为好。”
</br> 皇恩浩荡不浩荡的,村民们是不在意的,但听到交的税变少了,各个都兴奋起来,嘀咕着自己家有多少亩地,能少交多少多少税。
</br> 这一时之间,到是把白康元的声都给淹了。
</br> 白康元倒也不太在意,毕竟这么大的事儿,任是谁听了也高兴的,讨论讨论也是应该的。
</br> 等大家伙议论了好一会儿,音量变低了一些,白康元这才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
</br> “上头的意思是,让各个村都知会一声,把自己家的地都捋清楚了,有地契的拿着地契,等着衙门的人来了,给你记录在册,新开荒的地,刚好一并也登记了,上了契。”
</br> “我估摸着下午的时候,这主簿方大人就带着人来了,各家各户这两天家里头留人,到时候跟着到地里头去,陪着衙门的人查验。”
</br> “我也交给你们一句,留人得留个能主事会说话的,别到时候问话啥也不知道,说些有的没的,反而惹了方大人不高兴,闹得咱们白家村没面子。”
</br> 白家村是个普通的村落,比不得一些大姓宗族,即便白康元儿子也已经官居主簿,但他在这里,能见县官的次数也是有限,白家村自然也得不到什么优待,若是因为一些小事坏了白家村在方主簿跟前的印象,到底不妥,所以多叮嘱了几句。
</br> 看自己也说得差不多了,白康元便让大家伙先散了,交代他们听好下午的锣声。
</br> 见白康元说完,村民们也都不多停留,都散开往家去了。
</br> 冯氏急忙挽住了苏木蓝的胳膊,“走走走,赶紧去尝尝你做的新吃食。”
</br> 看冯氏那两眼放光的模样,苏木蓝是觉得实在好玩的很。
</br> 第288章 这是人话?
</br> 忍不住促狭道,“刚刚里正叔都说的那些事,你可记住了?”
</br> 白金北和冯氏家里头土地多,土地划分等级,按等级征税,这事儿对于她家来说影响颇大,可看冯氏那个样子……
</br> “那没记住。”冯氏答的十分干脆,“刚满脑子都在想你说的好吃的了。”
</br> 果然,冯氏吃货的性格,从一始终。
</br> “这也不能怪我,你做的吃食好吃,再说了,里正叔回回都罗里吧嗦的,那么长,谁记得住?”
</br> 刚刚走到苏木蓝和冯氏身后的白康元,“……”
</br> 原本是想着冯氏家里头土地多,白康元想着叮嘱一下,到时候把地契给找全了,别遗漏什么的,也想着提醒苏木蓝,让她趁着这回衙门来人,把那几亩红薯地给上了契。
</br> 结果刚到两个人身后,就听到了冯氏说的这些话。
</br> 他……很啰嗦?
</br> 白康元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大好看,轻咳了一声。
</br> 苏木蓝和冯氏听着动静,回了头,瞧见了身后的白康元。
</br> “里正叔,你咋在这儿,吓我一跳。”冯氏拍了拍心口,“这人吓人,是要吓死人的,还好是青天白日的,不然我得蹦起来。”
</br> 要是月黑风高的,我也不站你身后不是?
</br> 白康元满脸无奈,“那真是对不住……”
</br> 接着冲苏木蓝道,“石堂家的,这回衙门来人,刚好你也把地给上了契吧。”
</br> “放心吧,里正叔,前段时日我去县城,原本就是要去上契的,结果人衙门口的衙差说让我在家等着就行,趁这回就把契给上了。”苏木蓝答道。
</br> 见苏木蓝做事稳妥有条理,不似旁人一般什么事都不合计不张罗的,白康元心里头略略宽慰。
</br> “那啥,金北家的,你家的地……”
</br> “里正叔,这事儿不成回去还是跟我公爹说吧,家里头地也多,我记不得,也算不清。”
</br> 最重要的是,实在不行操这份心的。
</br> 所以冯氏直接把这事儿给推了。
</br> 白康元这脸色,顿时更加复杂。
</br> 家里头地多的记不清……听听,这是人话?
</br> 也就纳了闷了,都说是家有贤妻无忧虑,家中妻子贤惠,会操持这些事情,家里头必定是会过得红红火火的,而现实中也是如此,放眼望去,但凡家里头的富裕人家,这媳妇儿都是各个出挑能干。
</br> 偏生白金北家完全不同,冯氏顶多算是人不坏,跟贤惠持家那是差个十万八千里,可人白金北家确实越发显得富了。
</br> 白康元也是无奈的很,只好摸了摸额头,“成吧,我去趟你家,跟你公爹说道说道。”
</br> “成。”冯氏嘿嘿笑了笑,拽着苏木蓝便走了。
</br> 到了苏木蓝家,便四处探头探脑地瞧,“你说的吃食在哪儿?”
</br> “在这里。”苏木蓝让冯氏在堂屋坐着暖着,自己则是端了一个盘子过来。
</br> 盘子上头端端正正的放着几个圆饼一样的东西,不过看起来色泽泛黄的小圆饼。
</br> 冯氏见状,顿时笑了起来,“我当是啥呢,原来是花生酥,你到是要拿这个来哄我。”
</br> 第289章 猪油花生酥(月票1650加更)
</br> “你先尝尝再说,这花生酥和花生酥可不一定一样的。”苏木蓝抿嘴直笑。
</br> 也就是说,这跟市面上的那些花生酥,滋味不同的。
</br> 冯氏一下子来了好奇心,“那我尝尝。”
</br> 说罢,便拿了一块塞到了口中。
</br> 香、酥、甜,是花生酥必备的口感,口中的这花生酥也是如此,只是比着寻常的花生酥来说,这花生酥更香,更酥,更甜,且后味儿也十分浓重,哪怕已经全咽了下去,这花生酥的香浓滋味,还在口中,久久都散不去。
</br> 这也难怪,苏木蓝在做花生酥的时候,添了些猪油进去,烤出来的花生酥,自然也就又起酥,滋味也更好了。
</br> “好吃。”冯氏又拿了一块来吃。
</br> 大约是觉得十分好吃,冯氏吃花生酥的速度,也比刚刚又快了一些。
</br> “慢些吃。”苏木蓝一边笑道,一边端了杯茶水过来。
</br> 秋日里头在镇上买了些新鲜的桂花,自己烘烤了一番,配上晒干的红枣切成了片,泡成了一杯香甜可口的红枣桂花茶。
</br> 喝上一口,这口中香浓尽退,独留下淡淡的清香滋味。
</br> 跟苏木蓝处的近,可真好。
</br> 冯氏忍不住都眯了眼睛。
</br> 等着这一盘的花生酥吃到了肚子里头,冯氏也喝完了杯中的茶水,十分满足的抹了抹嘴,“你说吧。”
</br> “我说啥?”苏木蓝眨起了眼睛。
</br> “你又是做花生酥,又是泡桂花红枣茶的,要说没事儿找我商量,我可不信。”冯氏笑道。
</br> 这回,苏木蓝惊得嘴都张开了。
</br> 从前只当冯氏不过是性子豪爽耿直,现在看来,这人也是聪明的。
</br> “还真让冯嫂子给说着了。”苏木蓝笑了笑,道,“想问嫂子点事儿。”
</br> “这不家里头现在日子也过得宽裕了许多,铺子里做吃食的事儿我也有别的盘算,家里头往后也不必那般的忙,我就想着这四个孩子成天在家做农活也不是个事儿。”
</br> “就想着问嫂子打听打听,永和读的那个学堂怎样,先生如何,束脩一年几钱,也想寻个时日去拜见一下先生,看看四个孩子能不能去学堂读书。”
</br> 读书能明理,即便往后不考取功名的,于孩子自身而言,也是益处多多。
</br> 就拿最基础的来说,在这样的时代里,会读书,能识字,日常生活方便许多,谋生之路也会更宽广一些,就连旁人,也都会下意识地对你多上两分的尊重。
</br> 只是这个时代,读书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br> 本朝有令,能开正经学堂的,需得是秀才以上才行,而秀才寒窗苦读数年,自恃才华,要的束脩自然不会少。
</br> 再加上笔墨纸砚和书本,皆是极大的开销,对于寻常农户来说,是极大的负担,许多人家并不舍得,或者根本无能为力。
</br> 因为这个,能正儿八经去学堂读书,且一直能读的人并不多。
</br> 村子里头大多数的人,也就是把孩子送到村子里头的老童生家里头,启个蒙,认个字,不错睁眼的瞎子,仅此而已了。
</br> 第290章 盘算泡汤(月票1700加更)
</br> 除去能够自己读书或者去镇上和县城求学的成人,像白家村这种大几十户的大村子,包括冯氏家的白永和在内的孩童,也就只有四个孩童在学堂里读书。
</br> 也因为每个村读书的人少,这附近三四个村,也唯有一处正儿八经的学堂,学生大约也只有十五六个人。
</br> 这会儿,苏木蓝问的是想要孩子们去学堂读书,而不是去白学文童生那只认个字。
</br> 冯氏略扬了扬眉梢,道,“学堂有两位先生,一位赵启才,一位王明远,都是秀才,学识人品皆不错,赵先生擅长丹青,王先生棋艺极佳,两位先生也都会教学生学这些。”
</br> “束脩的话,每人每年要三两银子,除平日上课所用的书,先生会给买,旁的笔墨纸砚,先生让学生私底下多读的书,都要自己买。”
</br> “若是按正常,家里若是有一个读书人的话,一年大约得花上十来两的银子吧,若是勤奋一些的,笔墨纸用的更多,可能花的更多一些。”
</br> “你能干会赚钱,若是供四个孩子读书的话,虽说有些劳碌,但也不是完全供,只是这学堂里头,平日里只要男学生,并不招收女学生的……”
</br> 果然,不收女学生的。
</br> 这个时代到底是封建社会,虽然民风开化,却也到底男尊女卑。
</br> 苏木蓝因为自己想让孩子读书明理,开阔见识的盘算泡汤,微微叹了口气。
</br> “也不单单是咱们这里的学堂,把附近的镇都加起来的话,怕是也没有,唯一一个女子学堂,在县城里头,不过听说那里是陆家的族学,起先是只招收陆氏一族的姑娘进去读书认字,后来倒也愿意外姓人去读书,只是想进去也十分不容易,需得打点了关系,山长同意才好。”
</br> 冯氏道,“先前我在家应姑娘时,爹娘想送我进去读几年书,学一学礼仪什么的,爹娘费了老大的力气也没弄成这事儿,后来便只让我跟着进过陆氏族学的表姐读了两年书。”
</br> 苏木蓝眨了眨眼睛。
</br> 这陆氏,是整个县的第一大宗族,出来了不少优秀之人,据说族中有人在京为官,连县城之中的首富,也是姓陆。
</br> 这样的宗族,能有女子学堂,倒也不奇怪。
</br> 只是陆氏族学进去这般困难,估摸着也是看对方家世如何,能否对陆氏宗族有所助益。
</br> 这所学堂,大约已经不单单是学堂了,而是利益相关的纽带和平台。
</br> 这样的女子学堂,自然也就不是苏木蓝能够想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