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37节
</br> “价格什么的,都好商量。”
</br> 给魏记糕饼铺子供吃食啊。
</br> 苏木蓝抿了抿唇。
</br> 于她而言,成为一个供货商,可以专心做吃食,不必总是担忧能不能卖完,赶集时天气好不好,能不能赶集的问题,的确少去了许多麻烦。
</br> 魏记糕饼铺是长年开的铺面,每天细水长流的卖,售卖的量比她每三天赶一次集要多,哪怕薄利多销的话,收入应该也是可以再增长一大截的。
</br> 而且对方张口便称呼她是苏嫂子,似乎又是上回赶集时,包圆那个人,很显然,这个吴卓远早早就注意到她这个摊位,打听了许多事情,想抓住这个商机。
</br> ------题外话------
</br> 今天没有加更,作者重感冒已经四五天了,不见好,实在头疼的厉害,尽量多写,看周末能不能加更~
</br> 第120章 没意义
</br> 从这点来看的话,这个吴卓远应该是个头脑聪明,做事果断,也颇有生意头脑的人。
</br> 不过……
</br> 苏木蓝顺着街道往东瞧了一瞧,看到了那个叫做叫做魏记的糕饼铺子。
</br> 招牌不小,字也是烫金的字,颇为大气,只是那招牌似乎有些年份了,看着有些破旧了。
</br> 苏木蓝眸光微闪,笑道,“吴掌柜的提议想法是好的,只是这做生意嘛,丑话都得说到前头去,尤其我家就这一个营生,凡事得谨慎一些,不敢轻易就决定了。”
</br> “价格什么的我到是不大担忧,只是想冒昧问一句,糕饼铺生意上的事,吴掌柜能不能完全做主?”
</br> 吴卓远姓吴,这糕饼铺却是魏记。
</br> 在镇上赶集时间长了,遇到的人多,苏木蓝的耳朵自然也就没闲着。
</br> 这家铺子的妹夫在衙门里头当差,那家铺子掌柜的小儿子跟家里头吵架要分家……各种各样的八卦事,在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
</br> 苏木蓝记性好,记住了不少。
</br> 这其中,就包括了魏记糕饼铺,说是魏记的掌柜的魏大有,膝下无儿,唯有一女,只得招了女婿入赘。
</br> 赘婿,就如同嫁到别人家的媳妇一般了,儿女都得跟着女方家姓不说,自己也没有管家权和财产继承权,甚至还要被女方家百般防范,防止赘婿偷偷夺走资产。
</br> 若是这吴卓远跟一般赘婿一样,并不能做主糕饼铺生意的主,那他今天上门来,给她带来的便不是商机,反而是麻烦了。
</br> 吴卓远的脸,顿时热了一热。
</br> 魏记的生意,他还真完全做不了主。
</br> 苏木蓝这句话可以说问到了点子上。
</br> 不过能一下子问到点子上,也说明苏木蓝做生意很有经验,估摸着在镇上摆摊的时候更是听到了许多闲话,而且都记得十分清楚。
</br> 这样的人,往后应该能赚大钱吧。
</br> 吴卓远觉得自己没有找错人,冲上脑门的兴奋,将刚才的尴尬给压了下去,“不瞒苏嫂子,这糕饼铺的确是我岳丈说了算,但我有这个想法,便想问一问苏嫂子是否愿意给魏记供应吃食,回去之后也会劝说岳丈同意此事。”
</br> “这样吧,等我这边跟我岳丈说好了,再来跟苏嫂子商谈供应吃食的事,如何?”
</br> 也就是说,这吴卓远一开始就是想先把她这谈好了,再拿着这个事情,极力地去说服魏大有。
</br> 倒不是说这样显得她有些没面子,而是要把这生意的好处说尽才能说服一个人的话,是极为勉强而来的生意,许多事情,包括价格,销售方式在谈的时候,她就处于一个极大的劣势。
</br> 她不是上赶着要去寻别人做生意的,这笔生意存在的意义实在是不大。
</br> 苏木蓝拧了拧眉,“吴掌柜,真是对不住,虽说这么说有点过意不去,可话还是得挑明了说,免得到时候再有误会,我对吴掌柜提议的这个事儿,没啥意向。”
</br> 听了苏木蓝的话,吴卓远脸上的神色顿时暗了下来,“苏嫂子,你是害怕我岳丈那边……”
</br> ------题外话------
</br> 感谢“妮洗妞”500币,“妮可拉菟”100币打赏,感谢“燕尾服6806”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br> 今天回了趟老家,更新晚了,抱歉~
</br> 第121章 误会
</br> “苏嫂子放心,我岳丈那边,我会尽力说的,苏嫂子放心就是,到时候我保准苏嫂子比现在赚的更多。”
</br> “赚不赚钱这个事儿,都还是说不准的事。”
</br> 苏木蓝道,“吴掌柜也瞧见了,我也就是集市来摆摆摊,卖点钱补贴家用,生意也算勉强过得去,补贴家用也是差不多够了的,要是有啥事,想不摆摊也就不摆了,没那么约束。”
</br> 倒也不是非要上赶着给魏记供应吃食的,也不想去趟一趟莫名的浑水。
</br> 吴卓远是个聪明人,明白了苏木蓝的言外之意。
</br> “是我唐突了,叨扰苏嫂子了,那我先走,苏嫂子你忙。”
</br> 说罢,付了钱,吴卓远拿了买到的东西快步离去。
</br> 等快走到魏记的时候,吴卓远的脚步才慢了下来,叹了口气后,仔细想这事。
</br> 原本想着要是苏木蓝能同意,他就可以直接拿着这个事去寻魏大有说,心里更有底气不说,说动他的几率也大一些,只要能说动了魏大有,那整个魏记的生意会更好一些,他在魏家也能略抬起头来。
</br> 只要能抬起头来,有说话的底气,往后啥事就好说一些了,譬如可以帮衬帮衬吴田福啥的。
</br> 可苏木蓝并不同意这件事。
</br> 吴卓远拧着眉,捏了捏手中的小竹篮,进了魏记。
</br> 集市上人来人往,苏木蓝接着在摊位这忙碌。
</br> “石堂家的。”
</br> 熟悉的声音传来,苏木蓝抬头,看见了吴田福,笑道,“吴叔,今儿个想买点啥?”
</br> “猫耳朵吧。”吴田福道,“要三文钱的,家里头那俩小娃娃,先前一直在家争呢,一个说爆米花好吃,一个说锅巴好吃,现在有了猫耳朵,两个人到是都不争了,都说猫耳朵最好吃。”
</br> “也得亏你做了这新吃食,我这耳根子也还能清静清静那。”
</br> 吴田福这玩笑话,引得苏木蓝都笑了起来,“那吴叔可得跟他们俩说好了,往后可不许争这个了,不然的话往后还有好多的吃食,争都争不完了的。”
</br> “那敢情好,回头等你做的吃食多了,我都买回去,也好堵住那两个小家伙的嘴。”
</br> 吴田福说着话,见这会儿摊位前没啥人,压低了声音道,“石堂家的,刚我瞧着卓远到你这儿来,说了老半天的话,想问问是有啥事?”
</br> 卓远?
</br> 称呼的好像有点亲切。
</br> 苏木蓝看了看吴田福。
</br> “害,忘了跟你说,卓远是我大哥家的儿子,我是他二叔。”吴田福解释道,“前几天卓远去家里头看我,看到家里头爆米花锅巴啥的,问我哪儿买的,我就说是你这里买的。”
</br> “刚瞧见他在这儿跟你说半天的话,怕你们俩中间起啥冲突……”
</br> 糕点,零嘴,也算是同行了。
</br> 魏记生意不大好,苏木蓝这里却是红火,见面容易分外眼红。
</br> 吴田福虽说知道自家侄子的性子,晓得他应该不会,可那魏大有是个暴脾气,不知道他会不会。
</br> “没有没有,吴叔误会了,吴掌柜就是来商量点生意上的事。”
</br> ------题外话------
</br> 解释一下,有关二叔这个称呼,各地叫法不同,像我们这,如果爸爸是老大,叔叔行二,就会叫二叔,如果上头有大伯,自己爸爸行二,行三还有一位叔叔,就会叫,大伯,三叔。
</br> 因为我自小都是这样称呼的,也就习惯这样写了,但有的地方会称呼行二的叔叔为大叔,行三的叔叔为二叔,可能会对我这个有些误解,所以解释一下~
</br> 第122章 计较
</br> 对于吴卓远和吴田福的关系,苏木蓝也颇为意外,但想到吴卓远刚刚便称呼她为苏嫂子,想来也是在吴田福那知道的。
</br> 只是吴卓远跟她商量的事的内容,苏木蓝却无意过多透露,拒绝吴卓远的事,说得人尽皆知,一来显得她炫耀,二来也有些伤吴卓远的脸面。
</br> 买卖不成仁义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br> 吴田福见不是起了争执,顿时松了口气,“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br> 对于商量的是啥事,吴田福就不打听了,打听多了不太适合。
</br> “放心吧吴叔。”苏木蓝笑呵呵的,将那称好的猫耳朵给了他,“要是有事肯定喊你呢。”
</br> “这话算是说对了,有啥事记得叫一声。”吴田福付了钱,接着去自己摊位那忙碌了。
</br> 苏木蓝把钱收到钱袋子里头,微微皱了皱眉。
</br> 先前有人说过,吴叔有个侄子在镇上开铺子,估摸着说的就是吴卓远了吧。
</br> 既然是亲叔侄的话,按说该十分热情,可刚才吴卓远从她这里买了东西后,并没有去跟离他不远的吴田福说话。
</br> 是叔侄俩关系不好?
</br> 可吴田福又说吴卓远去家里头看他,叔侄俩关系,应该不错才对。
</br> 应该是因为赘婿的缘故,魏家不想让他跟吴田福多来往吧。
</br> 似乎也听旁人说过,吴田福的儿子和儿媳妇都不在了,家里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要是回头吴田福年岁大,做不动活了,或者有个不测的话,吴田福的孙子孙女,就只能托付给吴卓远了。
</br> 魏家大约也是计较这个的。
</br> 又有人来买东西,苏木蓝把心里头的心思压了一压,笑着招呼起来。
</br> 日头升高,几个竹篓已经空空荡荡,苏木蓝的钱袋子却是满满当当。
</br> 领着四个萝卜头去买上一些日常所需,便一路有说有笑的往家走。
</br> “娘,咱们不给魏记供吃食?”路上,白水柳好奇地问。
</br> “嗯。”苏木蓝点了点头。
</br> “为啥?”白立夏不解地问,“能给铺子供吃食的话,咱们不是卖的更多,赚钱也更多么?”
</br> “这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两个人当家,两个人想的又不一样,你喜欢这样做生意,我喜欢那样做生意的,两个人争执不下,最后生意也做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