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27节
</br> 冯氏瞪大了眼睛,看看张氏又看看苏木蓝,“水柳娘真的能赚不少银钱?”
</br> 不等苏氏说话,张氏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冯嫂子,我说的可都是真话,不信你去村子里头问问,得有好几个人都在镇上瞧见过她呢,生意好的很,赶一回集就赚不少钱那。”
</br> “那要真是这样的话……”
</br> 冯氏若有所思,在迟疑了一会儿后,从那竹篮里头,又拿了一条个头略小一些的鱼出来,连带先前那条,将这两条鱼都往苏木蓝手里头塞。
</br> 没看懂!
</br> 张氏又惊又诧异,急忙伸手去拦,“冯嫂子,你这是干啥,都说这苏氏能赚钱了,你还给她鱼?”
</br> 而且一条不成,还要给上两条。
</br> 这冯氏,是疯了不成?
</br> ------题外话------
</br> 感谢所有帮忙捉虫的小可爱,尤其感谢“安青”、“jojo徐小珍”两位小可爱的不辞辛苦~
</br> 因为情节是作者写的,所以在上传审查前,容易有自动脑补功能,下意识会忽略或者自动翻译掉错别字,如果有错别字或者用错的词,各位可以留言,作者看到就会及时修改的,拜谢各位。
</br> 此外,作者一般在一些事情时,比较确定的会直接写,如果不确定的会问别人或者查资料,但这也会因为地域理解以及记忆力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跟其他人认知不一样的情况,有常识性问题写错的,大家也可以帮忙纠正一下,如果是误解,作者会及时解释,如果是真的错误,作者会积极改正,麻烦各位小可爱啦,(づ ̄ 3 ̄)づps:就事论事,拒绝人身攻击哦
</br> 第089章 人得忙活起来(三更)
</br> “既然在集市上这么赚钱,都没舍得买块肉吃,只买猪下水回来,着实是节省会过日子的。”
</br> 冯氏懒得搭理张氏,只冲苏木蓝道,“这也说明上回嫂子说的话,你确实是听到心里头去了,这鱼就当是奖励,你拿着就是。”
</br> “不是……”苏木蓝一阵错愕,眼看着手上平白无故的多了两条鱼,急忙对冯氏解释道,“冯嫂子,我家也不是不舍得买肉吃的。”
</br> 晌午他们也才刚吃了肉馄饨的。
</br> “害,就两条鱼,也没几文钱,别跟嫂子客气。”冯氏把苏木蓝的手给推了回去。
</br> 很显然,冯氏误会了苏木蓝,只当她是在找托词狡辩。
</br> 甚至不等苏木蓝把鱼拿回来,冯氏便快步的出了院子。
</br> 留下苏木蓝拿着手中两条还打挺儿的鱼,目瞪口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br> 同样呆愣在原地的,还有张氏。
</br> 这个冯氏,还真是一根筋,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br> 一想到看热闹不成让苏木蓝得了这么大便宜,张氏就气得跺了跺脚。
</br> 可又一想到冯氏出手这般大方,给旁人送东西,拦都拦不住时,眼珠子一转,心里头当下有个主意。
</br> 几乎是一路小跑,拦住了已经走远的冯氏,张氏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冯嫂子,这鱼……”
</br> “你有事?”冯氏看了看满脸堆笑,且笑的十分狗腿的张氏时,后退了半步,眼皮都耷拉了下来。
</br> “冯嫂子,你看我家这也过得挺不容易的,都十来天没吃上肉了,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我,这摘这么点菜,除了晚上吃,还想着把豆角煮熟晒干成干豆角,等着冬天再吃的。”
</br> “农家嘛,这日子总得过得节省一些才行,就是这节省归节省的,孩子还小,也不能苦了孩子去……”
</br> 张氏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边往冯氏脸上瞟,看她此时的神色。
</br> “哦。”冯氏应了一声,“是这么回事。”
</br> 说完了话,抬脚就走。
</br> 张氏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可想到说不定能白得两条鱼,急忙又追了上去,“哎,冯嫂子,你看我家二牛这几天也没接到多少活,实在没赚到几个银钱的。”
</br> “那就叫你家二牛多接点活。”冯氏道,“这人嘛,是不能太懒的,得忙活起来才行。”
</br> “这活也不是说接就能接的嘛。”张氏搓了搓手,脸上笑也变的有些讪讪。
</br> “那只能说二牛还是不够有出息,不过没事,这人总不能一生下来就有出息,往后让二牛多想想门路,总会有出息的。”冯氏语重心长,甚至伸手拍了拍张氏的肩膀。
</br> 接着挎着竹篮,快步走了。
</br> 张氏看着背影渐渐远去的冯氏,傻愣在了原地。
</br> 家里紧张,她节省,心疼孩子……这三样她可是明里暗里都提到了,跟苏木蓝那不说一模一样,也是不相上下,咋的冯氏就光给苏木蓝家里头鱼,不给她鱼?
</br> 这冯氏,傻都傻的莫名其妙的,真不知道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怎么会半分脑子都没长。
</br> ------题外话------
</br> 推荐作者完本种田文《长姐她富甲一方》、《味香》、《掌家小萌媳》有兴趣的小可爱们可以去看一下~
</br> 第090章 说她胖(四更)
</br> 张氏在心里头恨恨的将冯氏骂了好几遍,刚要怒气冲冲的离去,结果一抬头,就对上冯氏那张脸。
</br> “冯嫂子……”张氏被吓得接连后退了两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摔得她是龇牙咧嘴的。
</br> 可她这会儿也顾不得自己摔着的事,只当自己刚才气急了心里头的话不小心说秃噜了嘴让冯氏听着了,急忙辩解,“我,我……”
</br> “你是不是想问为啥我给水柳娘鱼不给你?”
</br> 而不等张氏回话,冯氏又道,“你瞧瞧人家水柳娘,身量细的一阵风都能刮倒,几个孩子这几天到是日渐胖了,一看就是她平日里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把好东西都给了孩子,实在让人心疼的慌。”
</br> “再瞧瞧你,这腰都快赶上缸了,一看平时就没少往肚子里头塞吃的,还缺两条鱼?怕是给你两条鱼也不够你塞牙缝的了。”
</br> 竹筒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的说完一通话,冯氏说罢,几乎像一阵风似的走了。
</br> 张氏在原地,咬了咬牙,脸更是红一阵白一阵的,最后涨成了猪肝色。
</br> 这冯氏!
</br> 不给鱼就算了,还说她胖!
</br> 还说的那么大声!
</br> 看着早已笑得前仰后合的苏木蓝,还有在那憋笑的整个人都在抖的郑氏,张氏这脸上着实是挂不住,也顾不得去拍刚才摔倒时衣裙上沾的土,只拎了自己的竹篮,逃也似的走了。
</br> 该看的热闹也看完,郑氏抱着竹筐,也慢悠悠的回家做饭去了。
</br> 唯有苏木蓝,笑着笑着,是笑不出来了,甚至觉得有些头疼。
</br> 这个冯嫂子……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br>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冯氏,明显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br> 但即便对方是好心,到底是无功不受禄,这鱼怎么都觉得收的有些烫手,尤其还是对方带了点误解的情况下。
</br> 可看刚才那个模样,只怕任是她这会儿如何说,冯氏也是不会听,更不会收下这鱼的。
</br> 苏木蓝想了许久,决定还是暂时就这样,等改天给冯氏家里头送些她做的吃食,也算是偿还这条鱼了。
</br> 这般打算着,苏木蓝寻了一个大木盆出来,舀上水,把这两条鱼给放了进去。
</br> 鲤鱼显然是新捞上来的,这会儿还没死透,见了水之后在盆里飘了一会儿,甩甩尾巴在水盆里游动了起来,只是这盆着实不算大,两条鱼在里面也游不开,只能在盆里头飘着,前后动上一动。
</br> 既然都还活着,苏木蓝便打算今天暂且不吃,只接着处理手中的猪大肠。
</br> 西边天儿被晚霞染的红彤彤时,白水柳和白立夏回来了,手中抱着一大拢的红薯杆,接着是白立夏和白米豆,拿着明显沉甸甸的大竹筒,皆是满头的汗。
</br> “你们到是跟约好的似的,前后脚回来的。”苏木蓝把水盆端了过来,“在日头底下晒好的水,不凉,你们都洗洗去,歇一会儿准备吃饭。”
</br> “娘把猪肠子做好了?”白米豆使劲的嗅了嗅,觉得自己似乎还没有闻到香味。
</br> ------题外话------
</br> 企鹅群,39959543,茶暖交流群,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进来玩耍,重点……禁止催更~
</br> 第091章 看不懂(一更)
</br> “等你们收拾完,我就做好了。”苏木蓝捏了捏白米豆的鼻子。
</br> 白米豆生的圆圆脸,现在吃的脸上也有些肉了,看着越发是讨人喜欢,惹得苏木蓝没忍住就捏了捏他的脸蛋。
</br> 别说,水嫩光滑,十分舒服。
</br> 苏木蓝突然能体会到老阿姨逗小孩子时的欢乐了。
</br> 白米豆咯咯笑了笑,赶紧卷了袖子,去洗手洗脸的。
</br> 苏木蓝在水缸旁边,顺手把葱和野姜给清洗干净,接着去灶房里头开始忙活起来。
</br> 四个萝卜头手脚麻利的清洗了一番,也很快发现了院子里水盆中两条活蹦乱跳的鱼,稀罕的围着水盆看了又看。
</br> “鱼?”
</br> “还是两条。”
</br> “哪里来的?”
</br> “你们冯伯娘给的。”苏木蓝从灶房里头探出头来,答了一句。
</br> “冯伯娘?”四个萝卜头互相看了一眼。
</br> “冯伯娘好端端的,咋的要给咱们鱼?”白水柳好奇问了一句。
</br> 她记得,冯伯娘先前一直念叨着她们家往后要饭的话,别去她家门口转悠,她家给不了窝头的,说话挺不中听的,这忽的给两条鱼,有点看不懂了。
</br> “这个说起来有点复杂……”苏木蓝挠挠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四个孩子解释这个事情,只道,“反正就是你们冯伯娘给的,说是让我给你们炖汤喝,你们就记住冯伯娘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就行了。”
</br> 说话不中听也能是好人吗?
</br> 四个萝卜头,尤其是白米豆和白竹叶互相看了一眼,有点疑惑。
</br> 但既然娘说冯氏是好人,那肯定就是了,毕竟娘看人准的很,先前张氏就是个例子。
</br> 四个萝卜头重重的点了点头。
</br> 白水柳和白立夏帮着做饭,白竹叶和白米豆则是把院子里头的红薯干给收了起来。
</br> 大肠去了油,辣椒炝锅,大火爆炒,小肠用葱段爆炒了一盘,剩下的则是混着菜叶炖成了汤菜,
</br> 三样菜出了锅,苏木蓝用豆角、茄子、黄瓜,凉拌了一个素拼,一并都端上了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