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醉枕东都 > 第298节
</br> 正在双手合十默默许愿,只听“当啷”一声,那女郎求的签掉在了她面前,王雪儿瞟了一眼,只见那签上写着:
</br> 当春久雨喜开晴,玉兔金乌渐渐明。
</br> 那女郎的婢女将签拾起来交给女郎:“小娘子,要不要拿去给师太解一下?”
</br> “这是上上签,看这签文,嫂子很快就会有身孕了。”
</br> “阿弥陀佛,小娘子您可真成了咱们家的大恩人,他们成亲多年无嗣,老夫人都要让郎君写休妻书了。”
</br> 两人低声说着出了庙门。
</br> 王雪儿心中一动,她也摇了支签出来,上面写着:
</br> 玉得人识方为珍,细心琢磨始成贵。
</br> 这……她将签递给解签的师太,那师太看了看她,认真道:“娘子机缘未到,还需遇上个有缘人,方能了你心愿。”
</br> 机缘?她想起刚才遇见的那位女郎,忙站起身往外追,追到庙门却不见女郎身影。
</br> “难道我真没有生孩子的缘分?”王雪儿心中委屈,看了眼手上的签,回头对婢女道:“你去把香油钱给师太吧。让她记得给咱们点盏大灯。”
</br> 再一回头,咦?走过来的不正是刚才那位女郎吗?
</br> 王雪儿欣喜万分,忙过去拉住她袖子,陪笑道:“女郎打搅。刚才正好听到您说您家嫂子成亲多年,终于有孕,不知用的是什么法子?”
</br> 洛泱一脸灿烂的笑着指指自己鼻子:“我啊,我给她治的。”
</br> “啊?真么巧?我……我也如你嫂子这般情况,不知……”王雪儿其实也是病急乱投医了,颍王没少替她请太医,可太医只说她体寒,不易有孕,就再没别的话了。
</br> 让个陌生女郎看看又如何?符纸烧的灰她都不知喝下去多少。
</br> 洛泱四下看看,指着对面一个茶楼道:“咱们到包间里坐坐吧。”
</br> 王雪儿对丁香说:“劳烦你在此等等我的婢女,说我在茶楼等她。”
</br> 上了茶楼,把包间门一关,洛泱给王雪儿把了脉,她皱着眉,煞有介事道:“娘子您十三岁就与人行房……这也太早了……您是不是感觉私处瘙痒,与你夫君行事因为疼痛草草应付?”
</br> “这……您怎么知道我十三岁……是有过。”
</br> “小腹也会时常有坠胀感,腰骶坠痛?”
</br> “对对。”
</br> 洛泱笑道:“这还不够吗?您本就体寒,身体尚未长成时行房对身体造成伤害,您想想,哪个孩子愿意经过一条杀机重重的凶险之路,住到一间冰冰冷冷的屋子里?
</br> 孩子反复来过几次,对您已经失望,这才不愿再来。”
</br> 她这么一说,王雪儿想到自己的孩子困难重重,不由得掉下泪来:
</br> “我可怜的孩子,是娘对不起你……小娘子,您既知道病因,我这病是否能治?”
</br> “能治是能治,但你这么多年来业障太重,你们夫妻二人千万不能有妄念,宽厚待人、仁德服人,你们的孩子才会回心转意,重新投入您的怀抱。”
</br> 太医们总是说她难以有孕,女郎却说成不是孩子不来,而是对他们失望了才走的。
</br> 这让一直有自卑心理的王雪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也是有孩子的,只要她变好了,孩子还会来。她感激的说:“小娘子,你怎么说我便怎么做。”
</br> “人的福气是有数的,在东边得了福气,必然西边无福。你们夫妻二人必须先把精力放在迎接孩子这一事上,在哪里修行,就在哪里得正果。”
</br> 洛泱说完此话,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展开来,里面别着一套银针:
</br> “我师父传我医术,却不让我向世人透露,您可别把我给卖了。”
</br> 王雪儿连连点头。
</br> 洛泱说了一堆,那些症状,其实是大多数已婚妇女都会有的炎症,若是过于严重,确实是会影响到生育。但她不这么先瞎猜,哪个女人会乖乖让她检查?
</br> 她趁给王雪儿施针的时候,给她做了检查,果不其然,她那一堆废话是对的。
</br> 针灸不过是辅助,更多是帮助她检查,重要的是她给王雪儿开了一剂,她用皂刺等有消炎作用的草药制成的外敷药膏。
</br> 这才是治疗她妇科炎症的关键。
</br> 接着她询问了每月癸水来的时间,给她算了个排卵期,让她尽量在那几日行房。
</br> 最后就是让她继续吃大夫给她调理体寒的方子。
</br> 等王雪儿将衣裙拉好、那一瓷瓶膏药小心收好。
</br> 抬头看,女郎已经不见了。
</br> 第461章 曲江池
</br> 刚替王氏治了病的洛泱,背着手走在熙熙攘攘赶庙会的人群中。
</br> 这段时间,她的心一直沉浸在失去桃花针的落寞中,总觉得是因为没有的桃花针,爷爷才在梦中唤她回去。
</br> 当李奏知道她这个心结,便劝她试试普通银针,说不定桃花针完成它的使命,是因为她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医术。
</br> 今日给王氏治病,她用普通银针给她疏通血脉,虽只有辅助作用,但洛泱终于变得轻松起来。
</br> “小娘子,郎君不在船上,您到那边去找他。”阿凛笑吟吟的站在岸边,他抬手一指,竟是一处被荷花、荷叶遮蔽的地方。
</br> 洛泱好奇的往那人少的岸边走,那里被荷叶挤得看不到水面,更不见李奏人影。
</br> 她正探头探脑的张望,阿冽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贼兮兮的笑道:
</br> “您还得再往前一点。”
</br> “再往前?”洛泱朝荷叶里走了一步:“这样吗?”
</br> “对对,再往前。”
</br> “还要往前?这样吗?啊……”
</br> 她脚边的荷叶突然分开,李奏伸手将她一揽,两人一同倒在一叶扁舟上,溅起的池水让洛泱睁不开眼睛,岸上的阿冽笑着摇摇头,转眼又不知藏哪儿去了。
</br> 分开的荷叶很快摇摇摆摆的再次合拢,将二人和那一叶扁舟都遮了起来。
</br> 李奏并没坐起来,依旧保持着让她躺在身上的姿势,手摸到桨,将小船慢慢滑向花海更深处。
</br> 头顶上是莲叶间分开的一线天,小船两旁碧绿荷叶,像是在湛蓝天空中快速移动。偶尔一朵两朵荷花,旁逸斜出冲到她面前,让她惊得闭了眼,那也是花心荡漾。
</br> 她慢慢从李奏身上转身,和他并排躺下,他放开船桨,将她搂在怀里:
</br> “这里才是赏荷最好的地方,你喜不喜欢?”
</br> “喜欢。就像在一片森林里,只有我们。”
</br> 一条鲤鱼表示抗议,“噗通”一声跳起又转身钻入了水里,两人都轻轻笑了起来。
</br> 李奏捧着她的脸,温柔的亲吻着她的唇,忽而笑道:
</br> “我准备了清酒,要不要喝一杯?”
</br> 两人坐起来,李奏伸手到船头的拦板下摸出一个圆鼓鼓的白瓷小酒坛,又拿出两只白瓷杯子,倒满一杯递到洛泱手上:
</br> “我俩虽未拜堂,但在我李奏心中,你便是我唯一的妻。
</br> 曾有人劝我,娶别的女人放在后院,并不需要喜爱,也不会影响给你独宠,此为君王之爱。
</br> 可我却发现,自从有了你,我的后院变窄了,只放得下小小的一个你。
</br> 若我多出来的今生能有两次幸运,我希望一次是遇见你,一次是与你走到底。”
</br> 洛泱鼻子酸酸的,爱一个人到极致也不外如此,她伸手与李奏交臂举杯:
</br> “我终于知道来此一遭的意义,就是让我这个以为爱情灭绝的宅女,再次相信刻骨铭心。六郎,自从属于你,我只属于你。”
</br> 两人如饮合卺酒那般郑重,连饮了三杯,李奏将剩下的酒倒在船舷两侧的水里。
</br> 霎时间,整个曲江池都醉了。
</br> 夕阳余晖终于照不进密密的遮天莲叶,两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小,船儿在碧波中微微晃动。
</br> 船边的莲花看呆了,羞得轻轻颤抖着,一不留神,被初来的晚风掀落了粉红花瓣,飘飘悠悠落在李奏盖在背部的外衫上。
</br> 莲叶饮了两人的酒,自然伸手来护,想要挡住欲窥春色的晚风,自己却被船儿漾起的水波,一浪一浪推得心猿意马起来。
</br> “阿奏快来!”洛泱的声音似乎在曲江池上空笑着朝他招手。
</br> “好,我来了!”
</br> 莲花终于睡了,小船的激荡亦归于平静,两人微醺微醉,相拥枕在这层叠碧波之上,他们这才发现天都黑了。
</br> 远处游船里传来不绝如缕的丝竹之声,颍王靠坐在逍遥椅上,王雪儿在旁边给他打着扇子。
</br> 她今儿从观音庙里回来心情就很好,颍王很久没看到她笑得那样轻松,心里一高兴,让仆人再到庙里多捐了一倍香油钱。
</br> 坐在蒲团上的杨嗣复笑道:
</br> “今日殿下与齐王对弈,胜负几何?”
</br> “不胜不负,打了个平手。”两人也就下了两局,齐王就找了个借口走了。
</br> 杨嗣复若有所思道:“您说会不会是齐王猜到是我们在背后……所以才来套您口风?这个节骨眼上,您可万万不能被他吓倒。
</br> 我们已经准备好弹劾裴度支的奏本,苏元枫不在,他孤掌难鸣,若是能将他赶回东都,齐王的独角戏,就彻底唱不了多久了。”
</br> “想不到笑到最后的是我李瀍……好,你去好好准备,裴煊是个心细的人,千万不要出什么纰漏。此事办妥了,本王给你记一大功。”
</br> 杨嗣复得了颍王示下便退了出去,几位乐工从外面进来,继续给颍王他们奏乐。
</br> 王雪儿等乐声起了,才小声道:“殿下,刚才说那位裴度支,是不是陈留大长公主的长子?”
</br> “不错,是他。”
</br> “我记得先圣还在的时候,经常念起远嫁的陈留公主……”王雪儿替颍王倒了杯葡萄酒,又道:“这位裴度支他是你正经表弟,就算是看在你亲姑姑的份上,您也该放他一马。”
</br> “话说得没错,谁叫他站在老六的船上,风浪卷起来,误伤也是有的。”
</br> 颍王与王雪儿年龄相当,两人性情相投,颍王对她另眼相待,王氏说的话,他倒是能听进几分。王氏耐心的说:
</br> “杨嗣复原来结交的是安王,这次齐王那里出了些风吹草动,他便跳到您身边,这个人野心不小,您可不能跟着他走。
</br> 您一向宅心仁厚,修身养性那么长时间,躲过几次风浪,何必在这个时候卷进太皇太后与齐王之争?咱们坐山观虎斗,做您的富贵亲王不好吗?”
</br> 您只管收买人心,别的什么也不做。若是齐王真倒了,您觉得郭家还能撑着李成美走多远?
</br> 到时,您不想上,大臣们也会推着您上,这样不好吗?”
</br> 王雪儿从小入宫,也算是见证过王朝更迭,她说的“以静制动”,确实是颍王现在最安全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