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醉枕东都 > 第255节
</br> 贺拔惎摸摸他的山羊胡子,自信的笑道:
</br>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叫算盘,我家主人发明的好东西。谁算术比我的算盘快,我贺拔惎白送你半斤一等茶!”
</br> 来看货的可都是各家的掌柜,大家被贺拔惎一撩拨,都被这个算盘勾起了兴趣。
</br> 说到出题,各位掌柜纷纷把心里进货的数量报出来,顺便看看和心里低价相差多少,结果大家都吃了一惊:
</br> 怎么可能?这么好的茶,竟然比团茶便宜一大截!
</br> 第389章 掌柜鞋会
</br> 苏家茶叶铺里,挤满了来进货的掌柜。
</br> 贺拔惎趁着给大家打价钱,还顺便卖弄了一把他家的算盘。
</br> 站在人群里的刘掌柜心中拔凉拔凉的,伊阳郡主的“制茶器”图纸已经被阿奴偷了出来,可工匠做出来一个不知怎么用的木箱子。
</br> 这些散茶真是那个木箱子做出来的?
</br> 透亮的茶水,口感比加了姜葱蒜盐的茶汤清新许多。
</br> 他想不通的不止是散茶,更是它低廉的价格。
</br> 伊阳郡主疯了吗?苏家都做赔本买卖?
</br> 刘掌柜忍不住问:“就这价钱,你们还能挣到钱吗?不是你们新店开张,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吧?”
</br> 贺拔惎脖子一挺,拍拍胸脯道:“哎!您还真提醒了我,我家主人说,新铺开张,给我一个活动折扣,今天订货的,我还真能给你们一個开张价!
</br> 加入我们茶友会的商家,还能每月领一张折扣券。”
</br> “也就是说,我若参加了茶友会,以后每个月进货都能打折?”那些本来就要进货的掌柜高兴起来:
</br> “参加茶友会还要什么条件?”
</br> “条件就一个,每年交一百八十八文会费…”贺拔惎一本正经的说:“交不起会费您可别来。”
</br> “嗨!这还不跟没交一样吗?行,茶友会我参加。”
</br> “茶友会教不教怎么使您这算盘?”有人开玩笑问。
</br> “那您还得参加个掌柜协会。”
</br> “掌柜鞋会又是什么?要是不费鞋,我参加一个!”
</br> 茶叶铺里热闹非凡,刘掌柜默默退了出来:这散茶优势太明显,前期的推广,加上优惠的价格,史郎君拿什么来拼啊……
</br> 他愁云密布的走回了自家茶叶铺,后院正在卸车,为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再加上去年募集了个“母鸡金”,史家的收货实力大增,进的货不是一般的多。
</br> 春茶没上市之前,茶价已经因为榷茶风声提前涨起来了,大家都对春茶价格期待更高。
</br> 刘掌柜正对着那一车车的团茶发呆,史墨白走了过来:
</br> “怎么这个表情?货不对?”
</br> “阿郎,您来了。货……我还没点。”
</br> 史墨白自以为了解的笑道:
</br> “你不用发愁,这些货不够卖,可以把我们西南的货预售出去,他们的茶也不是两三天就能卖完的。”
</br> 刘掌柜还没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茶叶铺前堂的陈掌柜慌慌张张跑过来道:
</br> “阿郎,您到前面看看吧,大家都觉得价钱太高,要求您让利……”
</br> “让利?”史墨白冷哼道:
</br> “今年就是这个价。你让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把枕头垫高些,多少利都有了。”
</br> 陈掌柜看了刘掌柜一眼,犹犹豫豫道:“我听说,茶行的价起不来,是因为有人在低价出货。”
</br> “低价出货?怎么可能?榷茶的价格是朝廷定的,榷茶商获利也是茶行共识,谁敢杀价抢份额?
</br> 我史某做了那么多年皇商,就没见过敢挑战行规的。”
</br> 史墨白别的地方可以不顺利,但不能挑战他的专业。
</br> “可是……茶行里出现了大量散茶,朝廷定价的时候,没考虑过散茶,他们的收购价由当地官府酌情定价,大概是这个原因……他们的价格很低,若是我们跟随他们的价格,必亏无疑。”
</br> 刘掌柜愁眉苦脸的说。
</br> “散茶?”
</br> 史墨白立刻联想到浅草堂的绿茶,她们的茶叶在茶水中能一片片舒展开来,而团茶要将叶片捣碎压实才成团。
</br> 谷殫span&amp;ap;自己怎么没想到是散茶?
</br> “原来是苏家,想不到第一年让她钻了这个空子。”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br> 刘掌柜忙摆手道:“还不止,现在皇宫、藩邸里都流行喝绿茶,听说,太后为了喝绿茶,还让琉璃坊做了一批琉璃盏。
</br> 您知道,新鲜玩意儿刚出来,大家都愿意去尝鲜,皇宫影响两京,两京影响整个大唐。有皇室带头,这势头挡也挡不住啊。”
</br> “你真是糊涂了,对茶之需求,以文人士大夫为首,女郎那点花茶、绿茶不是主流。我不相信,团茶还能一下就遇了冷。”
</br> 史墨白不再说话,一脸阴郁的往茶叶铺前堂走去。
</br> 哪知到了前堂,并未看见陈掌柜说的“要求降价”的大家,只有两个掌柜在前台算账,看见史墨白过来,两人都陪笑与他打招呼:
</br> “史大郎安好。”
</br> “你们这是在结账?”
</br> 一位年长些的胖掌柜回道:“是啊,把冬茶的尾款结一下,春茶价钱太高,主家给的预算不够,还得回去商量商量。”
</br> “去年浙东涝灾,对收茶影响很大,再就是官府定的茶价……大家都要赚钱的嘛,我们的假钱就水涨船高了。”
</br> 这两位都是熟客,史墨白对他们还是蛮客气的。
</br> “啊,是是是,理解理解。”
</br> 两位敷衍笑着,看前台二掌柜摆算筹。
</br> 只见他提笔记了个数,手肘不小心撞了桌子一下,算筹乱了,史墨白就在面前,他顿时慌了手脚,柜台上的算筹越摆越乱,眼看史墨白脸色渐沉,那两位掌柜忙打圆场:“不急不急,慢慢摆。”
</br> 其中一人又道:“今天看贺拔惎那小子摆弄算盘,那算得才叫快,算珠子都固定在盘上,容易记还不容易丢。回头去打听打听,他那算盘卖不卖。”
</br> “买了你也不会用,要参加他们那啥协会,才教你使。”
</br> “参加就参加,不就是签个契约吗?不主动做假账,我们做掌柜的,要不是主家指使,哪有主动做假证的?”
</br> 他俩顺口说着,柜台里面的二掌柜手一抖,算筹又乱了。
</br> 史墨白咬着后槽牙板着脸转身离开。
</br> “哎呀,我说覃二掌柜,看你家阿郎脸色不好啊……”
</br> 那二掌柜哭丧着脸道:“您就别再说了,算完您的账,我就该卷铺盖回家啦!”
</br> “那你可以去苏家的掌柜协会啊!他们教算盘,还教记账,学好了还怕找不着饭吃?”
</br> 覃二掌柜愣了一下:
</br> “还有这么好的事?他们家这么做,图什么呀?”
</br>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br> 他们不知道,洛泱在茶友会、掌柜协会后面更大的布局:
</br> 大唐官府的单式记账法,用“入、出”为记账符号,按账务发生时间进行记录,而且出现了统一的会计体数码字,摘要中财务去向清晰,责任人明确到官职。
</br> 这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
</br> 但民间的记账则五花八门,连规范的“收、支”符号都很少有人使用。要发展民间手工业、商业,配套的会计技术不可少。
</br> 要想查商人的账,因为不规范,查账难,隐藏的猫腻也不容易被发现。
</br> 洛泱跳过官府的单式记账,推广更为科学的复式记账法,民间掌柜从无到有,很容易接受。
</br> 这对将来整顿奸商、行业清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br> 当然,这都是要等李奏上台之后才能做的事。
</br> 不费鞋的“掌柜协会”,在春茶上市第一天,便借着算盘,这一华夏算术神器的吸引力,开开心心成立了。
</br> 第390章 刚性兑付
</br> 史墨白虽惊叹于苏洛泱的创造性,但在他游刃有余的做买卖上,还是没把这将军府里的小女郎放在眼里。
</br> 他选择性的忽视了史家茶叶铺最初几天的冷清,等到发现苏家已开始陆续往外出货,这才在屋里踱起了步:
</br> “只有两家订货?这怎么可能?榷茶之前我们的客商有六十多家,现在怎会只有两家?”
</br> 坐在椅子上喝茶的颍王,似乎被茶汤里没滤干净的茶渣粘住了舌头,“呸呸”的吐了两下,把茶盏往几上一放:
</br> “给本王泡杯绿茶来!”
</br> “绿茶?咱们家没有……绿茶。”茶娘看看史墨白小声道。
</br> 颍王鼻子里轻哼一声,淡淡笑道:“史大郎,你也忒小气了,虽是竞争对手,也该喝喝他们的绿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br> 这几天东市里的动静挺大,西市里更是出了奇事。
</br> 日本国、新罗国,一向追随大唐茶文化,皆用团茶、饼茶,只是在茶具上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br> 两国使者去年庆成节结束就赖在长安没回去,直到如今天气转暖才打算启程回国…
</br> 可他们最近品尝了苏家茶叶铺推出的散茶,便提出让朝廷把赐给他们的团茶换成散茶,还要配套的天青琉璃盏。
</br> 先找了四方馆,四方馆哪见过这样要求换赏赐的?
</br> 通事舍人赶紧找中书省。
</br> 中书省也没辙,骂骂咧咧上奏给圣上,算是把毬踢出去了。外交无小事,就算是圣上这段时日寒暑交替受了风寒,还是打着喷嚏召见大臣商议:
</br> “李爱卿,你怎么看?”
</br> 李宗闵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中书省正是归他管。他没品过散茶,只是见小儿子李瓒夸了几次什么绿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