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醉枕东都 > 第253节
</br> “放她逃出去,只要出了藩邸,她死在哪里,就与本王无关了。”颍王只觉心塞气闷,回头交代阿奴:
</br> “你不是要回昊天观吗?替我问问曲道长,本王的丹药何时能炼好?”
</br> 颍王见父皇、大皇兄都未活过而立之年,二皇兄的身体也饱受风疾折磨,不似有福之相,而自己也不时有些不明所以的心痛。
</br> 他之所以热衷修道,一则让圣上对自己放心,再则就是想益寿延年,破除父兄早逝带给他的阴影。
</br> 那些道士敬献的仙丹,他在身体不适时服用过两次,还真能止痛。
</br> 这让他更加信赖那些修仙炼丹的道士。
</br> 阿奴离开王府不久,李蕊就惊喜的发现,来送饭菜的婢女忘了关门,这可是天赐良机。
</br> 她将邵春给的匕首藏在衣袖里,躲躲藏藏,小心朝后巷走去。
</br> 奇怪的是,临后巷的小门也没人看守,她来不及细想,拉开门闩逃出了颍王府。
</br> 本要去敲齐王府的门,想想还是不要让自己与四郎的事,过多牵扯到齐王,她转身朝后巷尽头走去。
</br> 出了藩邸,李蕊警惕的一路走一路回头看,好在没人追来。
</br> 当她拐入通往李府的小道,一个蒙面男子突然从拐角冲了出来,手上的匕首朝李蕊腹部刺去。
</br> 李蕊从小在山上长大,平衡能力和反应都比一般人快,有孕以后,她对自己的腹部格外警觉。
</br> 此时一侧身躲过那把匕首,顺势从袖子里抽出邵春那把匕首刺向对方。
</br> 那男人大概没想到,一个孕妇也有这样的反应速度,轻敌了,他呆呆看着自己腹部血流如注。
</br> 李蕊趁机甩开他,跑回了李府。
</br> 她匆匆收拾了两间衣衫想去苏府找小娘子,临出门又捧着肚子发了会愣:
</br> 自己还没有嫁入苏府,自己住到苏府,只会坐实四郎不孝这事,给苏府带来麻烦,还不如躲开一段时间,等过了明年春天再说。
</br> 李蕊到箱子里翻出几贯钱,和衣裙一起包了,带上两个婢女上了马车:
</br> “姑姑到苏府去告诉伊阳郡主,我和孩子都很好。你把这东西交给伊阳郡主,她看了,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br> 她没有留信,也没有说她到哪里去。
</br> 洛泱打开那布包一看,是邵春那把匕首,上面还带着血迹。
</br> “李娘子回来,除了面色有点差,其他没看出什么毛病。两个婢女都跟着去的,包袱也收拾得齐全,应该是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br> 带的东西多就好,那就不会是想不开。洛泱叹了口气道:
</br> “她的性子就是那么犟,打定了主意,就算飞蛾扑火也不回头。这大概是回小彭庄去了,邵春,你派人几个人跟上去,路上保护好李蕊,到了小彭庄,交代那边的李式,有什么需要都紧着她。”
</br> 邵春接过那把带血的匕首,无言以对:
</br> 昨晚还担心小娘子会让自己假戏真做,住到李府去保护李蕊,这下人家自己不辞而别。
</br> 这些女人们把天都顶着,还要男人做什么?
</br> 第386章 榷茶之争
</br> 过了几日,花神庙后面的井里浮起一具女尸,县衙来人,让附近人辨认,认出死者正是齐王府报失踪的婢女王娥。
</br> 据仵作查验,被害者于五日前,先被钝物打击至昏迷,后被水溺毙。
</br> 张保到现场认了尸,因为已报失踪,查案一事交给县衙,齐王府没做过多要求。
</br> 浅草堂看上去没受太多影响,因为她们从茶艺会开始,每天都有不少人上门品尝花茶和绿茶,这清新的口感,更是迎合了那些自视怀瑾握瑜、高风亮节的举子们。
</br> 此时正值贡院放榜,平康坊里各种谢师宴、同学会此起彼伏。
</br> 浅草堂里的清茶宴与珍酿席,都得找苏三郎走后门才预约得到。
</br> 清茶难得,花茶还是容易仿制的,此时正值春夏之交,鲜花也算易得…很多茶楼都开始仿制,只是时间仓促,烘干的花不如浅草堂的精致。
</br> 这样一对比,大家心里都有了“浅草堂为正”的印象。
</br> 更稀奇的是,浅草堂还有一项服务,别的茶肆酒楼万万比不上。
</br> 去年冬天,苏家响应圣上号召,在城门旁设粥棚施粥送药,趁机招徕了一批无家可归的流民少年郎,。
</br> 他们年龄在十岁左右,都还算不上有效劳动力,很难找到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br> 现在,他们整整齐齐的穿上了靛蓝色半袖,内里衬玄色衣裤,幞头也是靛蓝色的,玄色腰带一扎,让他们看上去清爽朝气。
</br> 他们的任务就是给预定花茶、奶茶、茶点的客人,免费送货上门。走在大街上,人们也常常能看见这些,幞头巾上绣着“浅草堂”三个字的靛蓝少年。
</br> 永远订不到位置的浅草堂,不知不觉就成了长安城的高级会所。
</br> 那日亲眼见过茶娘表演茶艺的薛思思,百思不得其解的问史墨白:
</br> “思思并不觉得她们有什么奇巧之处,浅草堂怎么就一夜之间……就成了平康坊的头牌花楼?”
</br> “大家图的都是个新鲜劲,她们每天忙忙碌碌,赚的都是小钱,等到我们的紫笋茶团入了京,那才是要大赚一笔。”
</br> 史墨白并没有把花茶放在眼里,按照大唐多年的饮茶习惯,他坚信,茶团才是主流。
</br> 去年养的那只“母鸡金”,一共收到官宦王孙们二十万贯,按照承诺给大家五倍收益,他就要付出本利一百二十万贯。
</br> 为了垄断浙江阳羡紫笋茶,确保他的高收益,史墨白联合浙东观察使,让军队把不愿意移种到官方茶园的茶树,付之一炬。
</br> 去年浙东大水,本就让茶农有所损失,朝廷榷茶,是希望增加朝廷收入,却不知这些执行榷茶的地方官员和榷茶商一道,一面压低茶价,一面以残忍手段,断绝不配合茶农的生路。
</br> 阳羡紫笋茶是贡茶,品质好的茶作为贡品,次之供给两京及地方贵人,史墨白在洛泱的步步引导下,将募集来的二十万贯和自己的本钱,一起砸到了紫笋茶上。
</br> 第五富早早去了浙东,他也没闲着,从去年开始,就一户一户的去签收购契约,只要签了长期协议的茶农,还可以获得他们的散茶技术支持。
</br> 他带着厚厚一沓契约书,到州府备案,同样做为朝廷指定的榷茶商,他们给茶农留下了共赢的空间:
</br> 榷茶价格是官府定的,那不能改,但他们把茶农组织起来,在苏家的茶叶作坊里做二次加工,这一块利润留在了本地,茶农有了第二份收入。
</br> 浙东府没法拒绝,因为齐王名下的两座茶园,就已经占了阳羡紫笋茶的三分之一。
</br> 谷罺span&amp;ap;齐王府与苏府共同运作,又主动茶农收购契约送到官府备案,这是吸取了蓝田茶园被史墨白截胡的失败经验。
</br> 两下比较,阳羡茶农把心偏向了苏家。
</br> 春茶采摘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两万临时采茶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嫩茶叶及时采摘下来。
</br> 采茶人都涌向了齐王府茶园,和那些与苏家签了契约的茶园,几天之内便采摘完毕。
</br> 他们这才到史家收购的茶园里去采摘。
</br> 春天茶叶生长飞快,只耽误了几天时间,史家收购的茶园里,茶叶就老了许多。
</br> 这让史家的人气得直跺脚,又没有别的法子。因为临时工是按采茶数量拿工钱,你要是嫌弃,他们不要钱走了,你到哪里去找这一万人?
</br> 阳羡的明争暗斗终于随着春天的过去,暂时偃旗息鼓。
</br> 史家的传统茶团,和苏家用小竹篓装着的茶,都被装船往洛阳运。第五富跟着茶船,从漕河千里迢迢,回到了东都。
</br> 蓝田清茗茶庄,也迎来了蓝田县衙和榷茶商史家。
</br> 他们今年经历了倒春寒,茶叶成色不好,再加上厚叶高山茶本就没有江淮茶叶那么受欢迎,他们的茶叶连三等都算不上,只能按照等外品来卖。
</br> 那天阿成在进山路上遇到李颀,他就是被族叔叫回去,让他找他父亲想想办法。
</br> 可他父亲也只是一个外省刺史,又怎么搬得动史墨白这根植两京的皇商?
</br> 这天,洛泱和杜芊芊正坐在浅草堂后院的小屋里,看茶娘给她们泡茶,忻德带着李颀走了进来。
</br> 李颀抬头看见坐在那里的竟然是伊阳郡主,不禁愣住了,转脸向忻德问道:
</br> “忻掌柜,您的主人就是……”
</br> “不错,苏小娘子就是东都柜坊的主人,我跟您说的方案,就是我们小娘子提出来的。”
</br> 忻德的东都柜坊已经在两京各开了两家,与其他藩镇的分柜坊联合起来,通过在广州用白银、黄金交易,逐渐从番商手上换到越来越多的白银。
</br> 这些白银,都是为将来李奏登基,下令将金银做为流通货币而准备的。
</br> 洛泱拜托他去李府跑了一趟,将李颀请了过来。她微微一笑:
</br> “既然来了,李郎君不放坐下尝尝浅草堂做的茶点。”
</br> 李颀不好拒绝,只好在对面矮桌前盘腿坐下。茶娘们送上一杯绿茶和几碟茶点,李颀夹了一块淡绿色的点心放在嘴里,他立刻辨出了茶香。
</br> 洛泱在蓝田示范过炒茶,这清茶的味道,让他想起了那片让他骄傲的茶园。
</br> 氤氲的水汽迷蒙了他的双眼。
</br> 第387章 李颀的新开始
</br> 李颀听忻德说,他家主人有意想用三等品的茶价,收购清茗茶庄的茶,他家主人还有个能让茶农赚钱的茶产品计划。
</br> 他自己虽已没有茶园,但清茗茶园是他祖君的心血。
</br> 这次以等外品收购他们的茶叶,也就比稻草的价格高一点点。
</br> 如此贱卖,茶农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若是能救茶园,李颀当然愿意出力,他这才跟着忻德来到浅草堂。
</br> “李郎君,您尝尝,这是我们的新茶品。”暮云又端来牛乳茶、香橼茶给他品尝…
</br> 忻德早就习惯喝泡出来的绿茶,他对小娘子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打法,也早已心服口服,他品了口茶笑道:
</br> “李郎君,您觉得浅草堂的这些新茶,口感如何?”
</br> “确实很有新鲜感,茶味做底,既不出风头,又能增加层次感。牛乳和茶在一起,还真是意外……这都是郡主的创新?”李颀脸上柔和了许多。
</br> 洛泱含笑道:“您就没有喝出,这些用的都是清茗茶庄的茶?”
</br> “清茗……”
</br> 李颀吃了一惊,又看看小碟子里的茶叶蛋,和那有茶香味的糕点,有些激动的问道:“这些都是用清茗茶庄的茶做的?”
</br> “不错。我让人到清茗茶庄去买了些茶叶,经过试用,我觉得蓝田的茶值得评三等品,加上运输费用便宜,用你们的茶,我还有得赚。”
</br> 李颀这才相信,洛泱不是为了可怜他才买清茗茶庄的茶,她是真的有计划,然而,他又蹙眉道:
</br> “蓝田县令已经和史家谈好了,只怕不容易……”
</br> “史家有后台,难道我苏洛泱就算不上后台?更何况茶税十之一,我提高茶叶品级,榷茶的价格也会提高。让蓝田县令白捡些政绩,我相信,他也不是傻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