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醉枕东都 > 第164节
</br> “见过清源公主。”
</br> “快免礼。刚才我在楼上看到你的马车,猜你是出城送你五兄。你五兄……他是回营了吗?”清源走得有点急,脸上红扑扑的,很是好看。
</br> 洛泱忙笑道:“是,本来还可以多留几日,但今年冷得早,他就赶着回去了。”
</br> 两人拉着手往太后住的南薰殿走。
</br> 清源叹道:“你大兄驻守边镇,二兄、五兄又随父亲防御京畿,一家人真是聚少离多……我父亲殡天的时候,我才九岁,生母走得更早,那才是天人永隔。”
</br> “清源……”
</br> “没什么,我当你是朋友,才能感慨一下。你阿兄再回来,要到明年八月了吧?”
</br> 洛泱停下脚步,后知后觉道:
</br> “你是见过我五兄的吧?在乞巧节的时候。我好像听你说过。他这次回来大半月,你就在花萼楼上远远见过他两次……哎,可惜了。”
</br> 清源脸都红了:“什么呀,我也是碰巧,谁知道你们出城会从春明街上经过。”
</br> “那就是缘分。”洛泱嘻嘻笑着摇她的手:
</br> “明年八月,我阿爹他们换防,要回上京述职,你等着,到时我把五兄抓来见你。”
</br> “你臊不臊,自己还没出嫁,就忙着给别人做媒。”清源甩开她的手,自己上了殿前台阶,走两步又停下来,回头道:
</br> “还不快走,你这时候来,不是赶着吃太后殿里的小食?”
</br> “还是阿姊了解我。”
</br> 洛泱快走两步追上她,两人又牵起手,抿嘴笑着进了南薰殿。
</br> 太后正在用早膳,两人连忙见礼,她见洛泱来了很高兴,让她俩入座。两人一左一右挨着太后坐下来,宫女们忙端来温水、擦手巾让她们洗手。
</br> “快来尝尝马蹄糕,这是哀家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小点。宫里有福建的厨子,可马蹄不常有,只有冬天才吃得到。”
</br> “每次到太后这里来,都有好东西吃。”
</br> 洛泱吃东西的时候,浑身上下都透着美滋滋,仿佛她吃到的,永远都是整盘点心里最好吃的那一块。
</br> 清源也试着吃了一块,就感觉没洛泱那块好吃。
</br> 萧太后笑道:“清源过了年就十七了吧?是杨太妃疏忽。前朝也有晚嫁的公主,那都是因为正好要给先圣、母亲守孝,才会耽误了年龄。
</br> 哀家会提醒你皇兄,该给你和饶阳选驸马了。”
</br> “太后,不要!清源不想嫁……还想多陪太后两年。”清源着急的看看洛泱,又道:
</br> “圣上后宫里没几位嫔妃,现在也只有永儿一个皇子,太后还是先为圣上选几个妃嫔,为皇族开枝散叶吧。”
</br> “这也是个问题。除了王德妃有个永儿,玥儿、琴儿两位皇女都是宫婢生的,圣上一天到晚在宫里,也不知忙些什么。”
</br> 怪了,前世圣上独宠杨丽娘,没有生育就已做了贵妃,可今生没有杨丽娘,圣上在子嗣上同样没什么起色。
</br> 可惜,他不让起居郎记录宫闱之事,她们这些宫外之人如何知晓。
</br> 好在太后没有再提选驸马的事,两人吃了早膳赶紧退了。
</br> “伊阳……要是圣上真给我指了驸马怎么办?”清源忐忑不安的说。
</br> 洛泱也不知有什么办法,毕竟五兄还不知道清源的心意,她也不能替五兄做主,能不能拖到明天八月,谁也不知道。
</br> 清源眼神黯淡下来,她无奈笑道:
</br> “朝朝代代都有那么多位公主,有几人是幸福?是我痴心妄想了。你别为我操心,你是太后的义女,哪天太后一时兴起给你指婚……”
</br> 洛泱拉起清源的手,给她一个灿烂的笑容:
</br> “往好处想,万一我们都能嫁给喜欢自己、刚好自己也喜欢的人呢?”
</br> 清源也甜甜的笑了起来。
</br> 她们不知道的是,在她们离开以后,萧太后就把杨太妃、张太妃叫了过去,两位已经及笄的公主,清源与饶阳,正是这两位太妃的女儿。
</br> 张太妃没有儿子,饶阳是她嫡亲女儿,她没有太多想法,因为最后拍板还要看圣上。她唯一要求就是女儿能留在长安。
</br> 而不是像陈留公主那样嫁到东都,再想见面就难了。
</br> 杨太妃本想冬至的宫宴上就跟圣上提,那种场合圣上不好拒绝,成功率比较高,因为安王已经看中了一个人。
</br> 他正想用这位同在杨太妃名下的妹妹,为他结个对抗宰相李宗闵的盟友。
</br> 南薰殿里,两位太妃听了萧太后的话,杨太妃陪笑道:
</br> “太后教训得是,女儿大了,做阿娘的是该着急起来。安王一向关心妹妹,也在外廷给她留意着呢。”
</br> “有合适的吗?上次圣上想给齐王赐婚,郑侍郎听到消息,连夜就把孙女给嫁九品卫佐崔皋……”
</br> 太后叹口气又道:“你们若是自己看上合适的,赶紧跟圣上提,娶了公主的,除了驸马都尉,还得封个五品以上的官。”
</br> 张太后窘笑道:
</br>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现在皇帝嫁妹妹,还得搭个五品官……真是让人尴尬。不知安王替清源选的是哪一位?”
</br> “这个……路随路相公的儿子路焱,”杨太妃清了清嗓子道:
</br> “路相公人品端正,气含大雅,教出来的儿子也不差。路焱现在虽然只是大理寺评事,按太后刚才说的,封个五品官,这比驸马都尉还高了半级,他必会同意。”
</br> “路相公的儿子?年初死了正妻那个?他孩子都快赶上清源年纪了吧?公主再难嫁,也不能嫁过去做填房,难道,要让驸马死后跟另一个女人合葬?”
</br> 张太后是个当娘的,她不禁脱口而出。
</br> 杨太妃有些尴尬,但还是辩解道:
</br> “清源是公主,嫁给他怎么能算填房?路焱的年纪也不大,明年也就三十五,现在求取功名的男子,三十成亲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br> 安王说,年纪大些,才懂疼人,只要路焱对清源好,一道圣旨,把他亡妻移出祖坟,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br> 安王已是旁支,他本人这就是这一支最大的亲王,他对自己的妹妹做安排,按说连圣上也不该拦着。
</br> 萧太后这么一想,心里暗暗叹口气:
</br> “既然安王有了打算,你找个机会对圣上说吧。”
</br> “是。”杨太妃挤出一个笑容,细声细气道:
</br> “太后,安王也有了喜欢的人,我还想,请太后、圣上给这两个孩子一并赐婚。”
</br> 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br> 杨太妃说完了清源,干脆把安王的另一个想法也提了出来:
</br> “今年乞巧节,圣上特意让两京贵女云集长安,安王和左拾遗李济良的女儿李兰枝,有一面之缘……安王想迎娶李兰枝为正妃。”
</br> 原来,他看上了李逢吉的孙女。
</br> 李逢吉已经年近八十,还被赶到东都。同是牛党,李宗闵已经代替了他的位置,他想回长安复相位,那是不可能了。
</br> “安王既有想法,那就一并禀了圣上。圣上疼爱皇弟,他要娶亲,这是好事。”
</br> 萧太后在先圣殡天前,只是个美人,儿子行二,大臣们更看重绛王,没想到王守澄抢先拥立江王上位,这就轮到自己做了太后。
</br> 不是争来的太后头衔,她的心倒还保持着本性。
</br> 两桩事都得了太后应允,杨太妃暗暗松了口气:自己娘家兄弟这两年陆续都放了外任,离得最近的妹夫也在洛阳。
</br> 王守澄这个老狐狸只吃不表态,安王一气之下,勾搭上了王守澄的对手韦元素。
</br> 韦元素仗着拥立之功做的左军中尉,圣上故意厚此薄彼,让王守澄把韦元素压得喘不过气来。
</br> 两个神策军中尉势力有了落差,圣上并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更加对付不了王守澄。
</br> 他只能引狼入室,又从五坊使中挑了个有野心、而且更年轻的仇士良来扶持,许诺给他的,就是代替王守澄的位置。
</br> 颍王洞悉一切,他嘴角勾起:因为此时鹰坊使仇士良常常出宫,他还要出城去训鹰,自己见他的机会比圣上还多。
</br> 原来在大臣心中口碑最好的漳王李奏,被圣上假戏真做按了下去。
</br> 这次复他亲王之位,本以为没什么威胁,没料到,他的断腿鬼使神差被治好了。
</br> 好在有宋申锡做例,几乎没有大臣敢主动亲近现在的齐王,他也似乎更热衷于发财致富,这让他那几个皇兄弟稍感欣慰。
</br> 宫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秘密,何况,安王很快就把请旨书给呈递了上去。
</br> 圣上一看不舒服了:李兰枝是前任宰相的孙女,路焱是现任宰相的儿子。分开来看,其实都没有什么威胁。
</br> 李逢吉年事已高,儿孙辈又没出什么实权人物。
</br> 路随是个中立派,他遵守原则、维护皇权,长子三十来岁还在从八品的位置,可见此人并不热衷钻营。
</br> 可恨的是,安王两件婚事写在一个请赐婚的折子上,若想只同意一件,你还不好打这个红勾勾。
</br> “李好古,太后怎么说?”
</br> 李好古抬眼瞅了一眼圣上,躬身笑道:“太后说,圣上总共就这三位兄弟,要赐婚就快些,别像齐王,圣旨还没下,人家连夜就另嫁了。”
</br> “郑侍郎那是东圊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哪能人人都像他?”圣上将奏折拍在龙案上,脸上露出了笑容:
</br> “李好古,把消息放出去,说不定,不用朕说,自会有人跳出来。”
</br> 徐清涟将一碗刚煮好的茶汤放在龙案上,她迅速扫了一眼摊开的奏折,李兰枝的名字深深刺痛了她的眼睛:
</br> 苏洛泱、李兰枝、杜芊芊和自己,当初一起在洛泱女学读书,虽然只是表面和气,但几个小娘子都各有各的优势,暗地里谁也不服谁。
</br> 如今杜芊芊躲在府里不见人,苏洛泱成了郡主,照这样子,李兰枝很快就要成为安王正妃,只有自己,要忍辱负重,待在下旨将她家满门抄斩的圣上身边。
</br> 不过,圣上他是被蒙蔽的,真正仇人是栽赃的苏家!
</br> 徐清涟什么也没说,拿着托盘退了下去:
</br> 谷span&amp;ap;我本就要躲着苏洛泱和齐王,李兰枝再嫁给安王,自己被暴露的风险就更大了。
</br> 不能让她好好的嫁给安王。
</br> 李兰枝自乞巧节后,就没有回东都,因为祖君去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提出和父亲对调,父亲到长安做了左拾遗。
</br> 没有了祖君的光环,她在长安这个王侯贵族云集的地方,过着籍籍无名的生活。
</br> 猝不及防天上掉下来一顶安王妃头冠,让她激动得忘记了呼吸,差点把自己憋死。
</br> “不行!兰枝不能嫁给安王。我父亲一直与王守澄眉来眼去,这事谁人不知?最近才刚托郑注将一笔钱送给王守澄,以谋回京复相。安王却是亲韦元素的,这能走到一块吗?”
</br> 李济良黑着一张脸,两下写完了给父亲的家书,塞进信封,交给仆人送回东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