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醉枕东都 > 第160节
</br> 魏光的大舌头还要两天才能消肿,元枫将他带回去关在柴房里,派人看守。
</br> 李明珠听说魏光被抓回来,他押庄子得到的那些钱也变成飞钱带了回来,她也躺不住了,让婢女扶着,到柴房去把魏光骂了一顿。
</br> 出了口恶气,李明珠的气顺多了。
</br> “阿娘,单子您也看过了,就让阿兄拿到进奏院去退单,只是要等原单寄回,银钱应该不会那么快拿回来。”
</br> 洛泱想着那日顾允之的话,坚持要把飞钱凭证拿回来让阿娘先过目。钱不管什么时候拿回来,先安了母亲的心。
</br> 四郎、五郎也在府里等洛泱回来吃饭,没想到小妹跟三兄出去一趟,竟把魏光带回来了。
</br> “他跑到襄州去了?难怪去他老家没守到他。这下好了,虽然损失了一些,好歹大部分都能回来。三兄,单子给我,进奏院的人我都熟,让我去办退单。”
</br> 钱找回来,元植也很高兴。
</br> 搬出去这几天,什么事也没发生,看来,射那一箭真只是警告,算五郎倒霉,白白被射了一箭。
</br> 元枫却说:“不必了,我们也不可能把这些钱都搬回府里,我已联系了柜坊,直接将飞钱票换成柜坊的钱票,岂不方便?”
</br> 他将李明珠扶到榻边坐下:“等我把柜坊的钱票拿回来,再交给阿娘保管。”
</br> 元植悻悻的,也不说话了:
</br> 就许你表现,不许我表现,在爹娘眼里,有出息的就只有你。
</br> 陪阿娘和妹妹吃完饭,三郎、四郎出去了,只有五郎留在家里。
</br> “妹妹,你画的那张图,我已经给工匠看过了,他们说,尺寸比例有点问题,稍微改改,应该可以造出来。”
</br> 元桥说的是地暖房。
</br> 前几日五郎在府里养伤,他和妹妹就在那里研究,怎样在后院盖一间地暖房。
</br> 他们有焦煤,虽然还不能算是无烟煤,但肉眼可见的烟已经很少了,这间小暖房采用的是窗外入地坑操作、户外地脚排烟的方法。
</br> 长安的冬天已经悄悄开始变长,只不过长安没有幽州感受那么明显。
</br> 两人在后院里走了一圈,选定了建暖房的地点,忽然阿成急匆匆跑进来说到:
</br> “五郎君、小娘子,齐王殿下来了!”
</br> “齐王?这么晚了,他来有什么事?”元桥奇怪。
</br> 洛泱想起来,路上他曾说过“今日就提亲”的话,心不禁“怦怦”跳起来:这个傻子不会连夜来向母亲提亲吧?
</br> 哪知两人还没走出后院,就见阿复匆匆走来:“五郎君、小娘子,三郎君请你们到他屋里去。”
</br> 进了元枫屋里,才看到裴煊也来了。
</br> “这么快就查到了?”
</br> 他们才分开不到两个时辰,洛泱回来换下礼服、头饰就花了半个时辰,他们就已经查到魏光背后之人了?
</br> “不用查了,操作之人非常狡猾,这个‘李忆堂’并非普通商人,他是王守澄手下,打着为圣上接私钱的名义,为自己赚油水的太监。”
</br> 洛泱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奏:“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还要赚私钱?这不是带头受贿嘛,难怪内侍外臣,贪污受贿大有人在。”
</br> “魏光……不用审了,他说任何一个字,对苏家来说都是麻烦。幸好问了李好古,若是让王守澄知道我们在查‘李忆堂’,还不知会给我们罗织什么罪名。”
</br> 难怪不杀魏光,他就是被找到,也会随时变成刺向苏家的一把刀。
</br> “明天我就派人去把魏光在襄州的房产变卖,到东都府衙去销案,其他的单子,先记在王守澄的身上,迟早要向他要回来。”
</br> 元枫憋了一肚子的窝囊气,直到今天,才能确定魏光、素馨不过是个工具,有人要把苏家釜底抽薪整垮。
</br> 李奏凭着玄冰卫下了一场及时雨,洛泱带着大家排兵布阵,大钱小钱慢慢积累起来,苏家度过了兵乱难关。
</br> “不是圣上,甚至不一定是王守澄。想想柴俊雇的杀手,似乎又像是颍王……我觉得,圣上、颍王、安王背后似乎有一只手,他谁都帮,就等于谁都不帮……”
</br> 李奏脸色凝重,这是他从没有过的认知,他渴望从洛泱这里得到答案。
</br> 可洛泱也一脸懵,她父母是研究历史的,她不是,不过是被父母熏陶,比普通人多懂一些而已。
</br> “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判断,只要多留意,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br> 裴煊做了度支使以后,对国库资金进出更清楚,商人要想赚大钱,一定离不开国家垄断的盐铁酒茶和两税。
</br> 这只手一定就在其中。
</br> 几人统一了想法,裴煊便起身告辞,李奏走到洛泱身边笑道:
</br> “你想不想去逛花楼?”
</br> “逛、逛花楼?”洛泱摸不着头脑,回来就没找到李奏的生辰礼物,现在说去逛花楼,难道礼物藏在花楼里面?
</br> “去!干嘛不去,我还没逛过花楼呢。”
</br> 元枫在她脑袋上拍了一下:“那你还不快去换男装?我说不让你去,六郎偏说你过生辰,带你去看个热闹。”
</br> “哦……六表兄腿一好,你就带他去逛花楼……你们等着……”
</br> 看着她提着裙子跑得飞快,李奏、元枫相视一笑。
</br> 很快,洛泱上了马车,李奏看看她,总觉得那里有些不对,他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花钿……”
</br> “啊,我把它给忘了。”
</br> 只见她手指往嘴里蘸了蘸唾沫,直接用涂抹擦掉额头上的花钿,搓了半天,花钿没了,眉心却搓得红红的,她扬起脸嘻嘻笑道:
</br> “现在没有了吧?”
</br> 李奏、元枫都哈哈笑起来:原来唾沫还有这个用处。
</br> 平康坊并不远,进了坊门,就见大大小小,一串串、一排排的各式灯笼才刚刚亮起来,他们下了马车,沿路走了进去。
</br> 今天侍卫都没有跟来,他们就像三个认真来逛花楼的富家公子。
</br> 只不过,站在各家门口揽客的花娘们都没见过他们,不禁窃喜:哪里来的郎君?个子高的两位玉树临风,矮的那位年纪小,应该还未成年。
</br> 这一看就是大生意,花娘们立即打起精神,施展浑身解数,向这三位郎君展开了攻势。
</br> “小郎君,看看奴家吧,到这来让奴家疼你!”
</br> 李奏挡在她前面,低声道:
</br> “闭上眼睛。”
</br> 哎!是你说带我来的耶!到了平康坊不让本郡主好好洗眼睛,你挡我作甚!
</br> 第242章 望月怀远,改成望月怀北
</br> 李奏不是没有来过平康坊,算上前生,那也时隔五年。
</br> 平康坊还像以往那般热闹,宵禁对于这里来说,早形同虚设。
</br> 早些年圣上也曾下令禁止平康坊的夜市,可精力旺盛、荷包充盈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官宦宗族子弟,他们怎愿放弃这白天替代不了的刺激?
</br> 法不责众,圣上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br> 阿夔的前任巡使判官,就是在夜市上阻止官宦子弟醉酒打斗被刺死,因公殉职。
</br> 三人走在平康坊北里北曲,路过一座座挑着红灯笼串的喧嚣小楼,他们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br> 洛泱看阿兄和李奏都没理会不时传来的搭讪,不由得抿嘴笑道:
</br> “两位兄长不要拘束嘛!我看刚才那个穿红衣裙的就不错。”
</br> 刚才有个穿着红色纱裙的花娘站在门外,看见他们,便把外面的披风一甩,就往李奏身上靠过来,说的话也与别人不同:
</br> “郎君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奴家新学了首曲子,不知郎君肯不肯进去听听……”
</br> 李奏道:“不肯。”
</br> 元枫伸手拍了一下她的幞头,把她眼睛给遮住了:“想什么呢,还没到地方。”
</br> 看来,他们不是来随便逛逛,是有备而来。
</br> 过了外面的北曲就到了中曲,这里和外面截然不同,路两旁换成了一个个幽雅小院。
</br> 门外也不再有花娘拉客,只有挂着的串串红灯笼和迎客的龟公,提醒你这是什么地方。
</br> 他们到了一家“望月怀远”门前停了下来。
</br> “就是这里。”
</br> 洛泱跟着他俩进了院子,很快一个花婆子笑眯眯的迎上前来:
</br> “三位郎君可订了包房?还是有相好的花娘?今日可都满了。”
</br> “已经订了,星月阁,前面带路吧。”元枫答到。
</br> 这里一点都不像花楼,一间间的小屋被花树、假山分隔开来,若不是时有丝竹之声、调笑之语从屋里传出,真像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宅子。
</br> 以前看书上说,上京赶考的有钱读书人,待考的时候住艺姬房里,还引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br> 洛泱当时还觉得奇怪,那么闹哄哄的地方,能读书备考吗?
</br> 原来是有世外桃源,长见识了。
</br> 他们的“星月阁”在中间,对面那间“霁月阁”里正传来一阵笑声,其中一个声音很熟悉:
</br> “不行,今晚这酒不醉人,不比吟诗,我们比猜灯谜。”
</br> 一个娇滴滴的女声道:“又不是元宵,猜什么灯谜?四郎怕是输不起,写不出好诗,薛姐姐可不让你进门。”
</br> “胡说,四郎昨晚、前晚写的诗好不好?他要是再写出两首,你们姐妹俩是不是一起陪他共度良宵?”
</br> 一个男人贱贱的笑道:“你们要同意,我可以做个见证。”
</br> 两个女人都“吃吃”笑起来:
</br> “我们这里不比外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若是四郎真写出两首好的,赢了咱们姐妹俩,我们把二位进奏官都伺候好了。”
</br> 另一个女声道:“我最喜欢四郎的那首,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若是比不过这首,那我可不要。”
</br> 四郎得意笑道:“别的钱我给,你就说,我一首诗,抵不抵得第二副蜡烛钱?”
</br> 洛泱满头黑线。
</br> 那天四兄来找她写诗,为避抄袭嫌疑,她默写了四、五首唐以后的绝句,他高兴的把诗稿揣怀里,走了。
</br> 真没想到,他是拿那些诗来抵他睡花娘的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