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淑妃重生后 > 淑妃重生后 第72节
</br> “娘子这么早起来了吗?要再睡一会儿吗?”丫鬟问。
</br> 江画往墙边看了一眼,仔细辨别了一下更漏上的刻度,快五更时分了,难怪已经快有天亮的样子,算着时间,若李傃一早就要出城,这会儿应当已经起身准备出门了吧?
</br> “我还要躺一会儿,不必进来伺候。”她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不要想这些事情,只重新走回到床上躺下了。
</br> 外间的丫鬟应了一声,便见门口的灯灭掉,脚步声走远。
</br> 躺在床上,这回她闭着眼睛,强迫自己赶紧再睡一觉,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忘掉。
</br> 大概是醒得过于彻底,又或者是因为想得越多便越睡不着,她便这么闭着眼睛一直醒到了天光大亮,初晨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叫她再也躺不下去。
</br> 该起来的时候总是要起来的,该面对的事情总是要面对。
</br> 慢吞吞地起身,再梳妆打扮,随口问了问李傃是不是已经出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她松了口气。
</br> “吴州城里是有媒婆的吧?找媒婆来。”吃过了早饭之后,她这样对启悟和徐嬷嬷吩咐,“找官媒,要找那种名声好一些的。”
</br> 启悟和徐嬷嬷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徐嬷嬷试探着问:“娘子昨儿说要找个郎君,不是一时兴起啊?”
</br> “自然不是。”江画认真地看着他们,“我也应该找个郎君了,否则家里没个男人,许多事情还是难办。有个男人好出面,也不怕被人欺负我是个女流。”
</br> “郎君过几日不就从江州回来了?”启悟忍不住说道,“郎君还留下好些守卫,倒是也不必怕这些。”
</br> 这话简直让江画一下子就想起来自己那一晚上荒诞的梦,她义正言辞地摇了头,道:“这不行,郎君将来还不是要成亲的,难道我这辈子就靠他了?这不行,也不成体统。”
</br> 启悟和徐嬷嬷又对视了一眼,江画这态度,让他们不得不多想了。
</br> 但江画没什么心思去考虑他们在想什么,只继续道:“去找官媒来就是,我虽然来吴州不太久,但也算是身家丰厚,容貌也不差,找个郎君应当不难的吧?”
</br> “那等会就让启悟出去请。”徐嬷嬷想了想,便这样开口了——她和启悟想法不同,不管什么情况,她都愿意先听从江画的吩咐,至于之后她是要反悔或者怎样,到时候他们这些奴才来兜着便是了,难道还能被吴州城的什么媒婆之类欺负?
</br> 启悟欲言又止,但看到徐嬷嬷的眼神,便还是应了下来。
</br> 快到晌午时候,启悟便带着吴州城中名气最大的一位赵官媒到宅子里面来了。
</br> 赵官媒看着大概三四十岁的样子,进了宅子便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各种陈设,一面走便一面暗暗点头,而在见到江画的时候,她脸上便压抑不住地堆上了极为和善的笑容来:这容貌!还有这身家!哪个男人不愿意?没有!
</br> 她若是做成了这一桩婚,将来得多少谢媒礼,简直是让她这媒婆名声更上一层楼!
</br> “娘子,您想要怎样条件的儿郎?娘子您只管说,这吴州城的好儿郎您想怎么挑怎么挑!”她海口一开,几乎让江画有种自己是皇帝,立刻就能挑选后宫的感觉了。?
</br> 第123章 条件、要懂事,知进退
</br> 江画听着这赵官媒的话温和地笑了笑,还没开口,却让这理应口齿伶俐八面玲珑能言善辩的媒婆一下子把接下来的话给咽了回去,直接没了声,尴尬地在旁边站住了。
</br> 略有些迷惑地看了一眼这媒婆,江画眉头皱了皱,便见这赵官媒站得直了一些,似乎脸上笑容谄媚中带着僵硬,整个人都不太灵光的样子。
</br> 一旁徐嬷嬷和启悟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倒是了然这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br> vae! 江画的确是温和——在宫里的时候算最温和的主子了,但再怎么温和,她在宫里这几年摄六宫事,除了在李章面前会低头会小心一些,对其他人都是发号施令说一不二,这修炼出来的气场再怎么温和也有限。他们宅子里面刚买进来的丫鬟小子们都是不敢和江画直接说话,到现在虽然放开了一些,但每每江画脸上笑一收,他们便噤若寒蝉不敢吭声。也就是他们这些从宫里跟着出来的老人知道江画脾气好,摸清了性格敢上来说话。这赵官媒虽然是官媒,在吴州城中也是见过了大户人家,但如江画这样在宫里做了这么多年淑妃出来的女人,她必定是第一次见到,被吓得不敢随便说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br> 徐嬷嬷见那赵官媒扭着帕子都开始擦汗了,于是上前来笑着解了围:“娘子,这赵官媒说是吴州城中最有名望的媒人了,据说连州府大人长子的姻缘都是这位赵官媒来说合的呢!”
</br> “是、是的!”赵官媒感激地看了一眼一旁的徐嬷嬷,捏紧了帕子,鼓起勇气,抬眼看向了江画,心里一边感慨着这位江娘子的美貌,一边又奇怪这位娘子身上怎么这么重的威压,看起来竟然是比吴州城中许多大户人家甚至那些官宦人家都要威严得多,她悄悄地把江画看了又看,琢磨着这江姓有什么大人物,又开始猜测江画到底是什么来历——越想,便越觉得她刚进门时候说的那句话不妥。
</br> 江画当然也能觉察到这赵官媒在打量自己,她眉头皱了皱,原本她见着那赵官媒进来时候能说出口气那么大的话,还有几分兴味,可这会儿她又呆若木鸡,便觉得这赵官媒似乎有些名不副实,想着她便又看了一眼启悟,她怀疑启悟是不是被人给骗了?
</br> 启悟当然不会错过江画这一眼中包含着的满满的怀疑,眼看着因为心里有怀疑,江画身上属于淑妃的那份气魄渐渐显现了出来,他迅速和徐嬷嬷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抢在江画说话之前开了口:“娘子别看这赵官媒年轻,在吴州城她的确是数一数二的。若放到京城去,也能算是个精明人呢!”
</br> “是这样吗?”江画将信将疑地收回了目光,又看了启悟一眼,拿起了旁边的茶杯喝了口水,“方才进来时候这位赵官媒说吴州城的好儿郎都能找来,是真的还是假的?”
</br> “这自然是真的!”连着被两个人帮忙说话缓和气氛,这赵官媒已经迅速地把自己刚才莫名的拘谨给调整了过来。她是已经确定了这江娘子来历不凡,不管怎么来历不凡,她都是想要找个夫君。她做官媒做了十几年,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于是她想了想,把平日里那些花哨但华而不实的说法统统抛到一边去,道:“方才路上便听着这位管事说了娘子的意思,我做官媒十几年,这吴州城都知道我赵官媒最靠谱,娘子便放心吧,娘子把条件说一说,我一定能按照娘子的意思,给娘子做一桩称心如意的婚事。”
</br> 这话让江画听得别扭——她情不自禁想,若是当初在宣明宫里面,内府的人给她这么回话,早就打回去让他们想清楚再来说话了,或者这是媒婆的说话方式,又或者是吴州府的人便是这样的性子?
</br> 垂眸想了一会儿,她又想到了自己那个荒诞的梦。
</br> 既然要找个夫君,那便先不要计较这个官媒说话这么颠三倒四不靠谱了。
</br> 抬眼看向那赵官媒,她面上笑容和善了两分,道:“既然你明白我叫你来的原因,那便不妨开门见山说了。我身家丰厚,想找个听话又俊朗,家中关系没那么复杂,为人上进,懂得进退的夫君。身上有没有功名无所谓,我不在乎这个,但一定要懂事,知进退。”
</br> 这条件说出来,赵官媒听傻了,一旁的徐嬷嬷和启悟交换了一个这大概找不到的眼神。
</br> 赵官媒在吴州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听过这种条件?
</br> 双方说亲,通常不都是说家世,说门当户对,说家中钱财么?
</br> 家中关系不复杂,相貌俊朗这两样倒是好说,但懂事,知进退——这实在难以判断吧?
</br> 心里这么想着,赵官媒看了一眼江画,忽然又觉得这不算什么苛刻条件。
</br> 这位江娘子这么漂亮,并且身家肉眼可见地丰厚,想要找个可人又懂事的夫君是再正常不过了,就算条件苛刻又有什么关系呢?
</br> 男女亲事之中有两样是无往不利的,一是容颜风姿,二是钱财身家,寻常人能占一样,便能在亲事选择中无往不利。
</br> 眼前这个江娘子两者兼顾,她开出条件让外面那些男人知道了,那些人只会趋之若鹜,绝不会嫌她条件苛刻的!
</br> “另外有件事情并不打算瞒着你。”江画一边想一边补充自己想到的条件,“我之前成亲过,如今是寡居在此,但我并不打算做填房之类的,也不会做小。”顿了顿,她看向了赵官媒,“不知道吴州的风俗是如何,你们说亲时候是不是允许男女见面?我从前在京城,听说官媒说亲时候,是会叫男女见面的。”
</br> 赵官媒还没前头那一句“寡居”中回过神来,听着这问题倒是愣了一会儿才意识到她在问什么,忙道:“当然是要见面的,花会灯会便是见面的时机。”一边说着,她又情不自禁去想那句“寡居”,一边想一边惋惜,但惋惜了没一会儿又觉得这不算什么事了——在绝对优越的容貌和身家之下,可别说是寡居,就算是和离了十几次也不算什么事!
</br> 越想越振作,赵官媒道:“娘子放心吧!无论多少郎君,我都带给您看!一定能让娘子找到中意的!”
</br> 江画点了点头,见这赵官媒忽然容光焕发的样子,也勉勉强强有了一些信心,便让徐嬷嬷先拿了个红封给她,口中道:“尽快吧!可别拖太久。”
</br> 赵官媒接了这红封,便如刚进来时候那样又信誓旦旦夸下海口:“娘子放心,不出三日,我便把合适的儿郎带来给您看!”
</br> 若是她一直这么自信又能言,江画大概对这话还有几分信服,可这人在她面前僵硬了那么久,这会儿便也只当做她随便夸口,不怎么相信这人真的能在三日内给她找个如意郎君出来。可这会儿她也没办法自己出去找个男人,还是只能依靠官媒——想到这里,她不免觉得有些憋闷了。
</br> 徐嬷嬷见江画又在对着窗边的冰山出神,与启悟交换了个眼神,自己便上前来带着那赵官媒先出去。
</br> 赵官媒接了红封,当然懂得进退,便跟着徐嬷嬷往外走。
</br> 等到出了小厅,到了回廊中,这赵官媒便忍不住向徐嬷嬷套起了近乎。
</br> 她道:“老姐姐一看便是在娘子身边伺候老了的人了,姐姐知道娘子喜欢怎样的男子么?若是不避讳,可能说说娘子为何守寡?”
</br> 徐嬷嬷顿了一顿,往厅中看了一眼,才慢慢道:“家大业大,老夫少妻。”
</br> 赵官媒一凛,感觉自己探听到了什么私密,声音都压低了一些:“难怪娘子说要家中关系简单呢!那我可得好好给娘子寻摸寻摸。”
</br> “按照娘子说的要求来便是了。”徐嬷嬷笑了一笑,她看着赵官媒,语气很淡,“娘子虽然是寡居,但并非无依无靠之人,您可要擦亮了眼睛,别找些歪瓜裂枣来,否则这多年的好招牌可是要砸了。”
</br> 赵官媒忙道:“老姐姐便放心吧!我做了十几年的官媒,从来不做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一定给咱们娘子寻最好的郎君来!”
</br> 徐嬷嬷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道:“那便等着您三日后再来了。”
</br> 送了赵官媒到门口,徐嬷嬷目送了她上了小轿,然后顶着炎炎烈日回到了江画身边去。
</br> 已经到了午饭的时候,进到小厅,便正好看到启悟带着人在桌子上摆了琳琅满目的吃食,徐嬷嬷脚步顿了顿,有些诧异:“娘子今天叫了这么多?”
</br> “是说让冷的热的一起送八荤八素。”启悟让旁边的人去摆盘,自己走过来和徐嬷嬷说话,“那赵官媒和你说什么了吗?”
</br> “问了为什么守寡。”徐嬷嬷终于忍不住嘴角抽搐了,“这理由……我是没想到娘子要这么说……”
</br> “也没说错……”启悟长长叹了口气,“刚才娘子问我是不是被骗了……”
</br> 徐嬷嬷呵呵笑了两声,道:“也不怪娘子那么想,这赵官媒有些上不得台面,仿佛是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br> “那赵官媒一进来,娘子笑的那一声,若要是当初,早就跪了一地了……”这会儿这边伺候的都是宫里出来的老人,启悟说话便不遮掩了,“不信你问他们。”
</br> “谁说不是?”徐嬷嬷摆了摆手不想争辩,“我觉得那赵官媒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
</br> “三日后看看就知道了。”启悟也没什么信心。
</br> 三天后的午后,赵官媒如期上门来,满怀信心地带来了四个男子的画像。?
</br> 第124章 挑选、见一见也无妨
</br> 尽管江画来吴州城后几乎没有外出交际什么,但她却是被许多人知道的。
</br> 谁会不知道忽然从北边来了个身家丰厚的女人,到了吴州城后又置宅院田庄又买地买田?
</br> 尤其这女人手下有一群看起来就十分精明不好惹的人,出手又阔绰,后来又有个年轻英俊的郎君住在她的宅子里面,在赵官媒替她放话要找个夫君之前,已经有无数七大姑八大姨猜测过江画的身份了。
</br> 这回从赵官媒嘴里知道了这女人原来是个有钱的寡妇,漂亮得惊人,还要找个夫君,整个吴州城有点心思的人家都开始琢磨起来。
</br> 虽然是寡妇,还要求那么多,不做填房不做小,但她漂亮又有钱,前面那些缺点几乎就不算什么了。
</br> 赵官媒花了大力气从一大堆毛遂自荐的人家当中挑选了四个,殷切地把画像展开摆在了江画面前。
</br> “这位是城东何员外的长子,去年乡试头名,若不是今年先帝没了,现在这时节他就已经去京城考进士了。”赵官媒从左到右顺着开始介绍,“学识渊博,因为是家中长子,所以性格温和,在书院念书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交游广泛。”顿了顿,她看了一眼江画的神色,只见江画面上神色有些奇怪又无法辨别的微妙,她一时半会想不出这微妙从何而来,只猜测着这个何家郎君应当是她看不上了?
</br> “从画像上看,似乎十分寻常。”江画把这画像认真看了看,没怎么把赵官媒说的其他的话放在心上,“真的俊朗吗?”
</br> 赵官媒听着这话,也看了一眼那画像,分明是个相貌英挺的郎君,哪里不俊朗了?她正想为这何家郎君申辩几句,便又看到江画眉头皱起来,脸上显而易见的挑剔。
</br> “中庭过长了,看起来似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江画摇了摇头,“太老了一些——我不喜欢这么老相的人。”
</br> 赵官媒瞪着那画像盯着看了半晌,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不过她从前见过许多这样挑剔的女娘家,这会儿倒是也不泄气,便道:“那便看这个叶家郎君好了。这个叶家,家里显赫得很,祖上曾经做过国公,他们这一支也算是嫡支,在我们吴州城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一边说着,她便把那何家郎君的画像收起来,引着江画来看那第二幅上面穿着骑装射箭的男人。
</br> “做过国公?”江画眉头没松开,“我怎么没印象哪个国公是姓叶的?”
</br> 赵官媒噎了一下,这叶家祖上做国公,那是祖上又不是现在,这叫她要怎么回答?
</br> 一旁的启悟凑过来看了一眼,笑道:“娘子太较真了,赵官媒说是祖上,也不知是多少代之前的事情。”
</br> “原来这样。”江画没什么兴味地点了点头,转而认真看了看那画像,眉头又换了个姿态皱起来,“这人是个绣花枕头吧?这姿势射箭?”
</br> “画像么,只是好看。”赵官媒看了一眼那姿势,她也不懂骑射,只知道好看,“娘子看这精气神,看这相貌,都是极为出色的。”
</br> 江画揉了揉眉心,喝了口水,有些不想说话。
</br> 徐嬷嬷见状,便在一旁笑了笑,道:“那这位叶家郎君年方几何?为何到现在都没娶妻?”
</br> 赵官媒不敢看江画,她现在只觉得这江娘子脸色淡下来便显得格外威严,她已经不太敢吹嘘剩下的两个郎君了。听着徐嬷嬷说话,她感激地笑了笑,忙答道:“这位叶家郎君今年刚满了二十五,家中尚无正妻,是因为守孝缘故才耽误到如今没有正妻。”
</br> 徐嬷嬷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江画的神色,见她还是一脸毫无兴致,便只好又道:“那剩下两个呢?”
</br> 赵官媒把这叶家郎君的画像给卷起来,硬着头皮来介绍第三个男人:“这一位姓顾,单名一个知,出身上来说便比不上前头两位,但有一点好,这位相貌极为出色的。”
</br> 江画听着这话,又有了些兴趣,抬眼看了过来。从画像上看,这男人的确是相貌上等,但要说极为出色便有些夸张,远的不说,就拿李傃他们兄弟俩来比,这人连李傕都比不上,远远谈不上什么极为出色。要是和李傃比——她飞快止住了这个念头,她这满肚子的邪念,若还要想着李傃再比照着李傃找个男人,简直是自我折磨。
</br> “这位顾知顾老爷是商人出身,也并非我们吴州本地人。”赵官媒敏锐地觉察到江画目光落在这画像上并没有如之前那两个那样皱眉,于是趁热打铁地介绍起来,“他是做海上生意的,常常出海,故而才耽误了成亲。再有就是士农工商,商人身份低微,那些有门有户的人家不愿意将女儿下嫁,他心气高,还想着子孙后代有出息,也不愿意将就。”
</br> 江画倒是不怎么歧视商人,若论出身她那出身才是低,都卖身为奴被当做物件一样送进宫,有如今不过是因为多活了一辈子又遇上了皇后,否则如上辈子那样死在宫里,还不如宫外的商人自在。
</br> 又看了一眼那画像,江画想了想,道:“这个倒是看起来还不错,那第四个又是什么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