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皇贵妃晋升记 > 清穿之皇贵妃晋升记 第112节
</br> 这是气贵妃、□□上呢!
</br> 苏培盛心里转过好几个念头,发现上面静悄悄的,忍不住抬头看了皇上一眼。
</br> 只瞧见皇上嘴角抿成一条直线,眉目阴沉,手里捏着本奏折一动不动。
</br> 许久之后,苏培盛才听到皇上说:“即日起,让几位阿哥并二公主轮流去陪太后用膳,尤其是六阿哥和七阿哥,每日都得去。若是太后还是食欲不振,再为太后延请太医。”
</br> 苏培盛听得有点迷糊,搞不懂皇上的用意。
</br> 这几位阿哥也不是神医圣手,难道太后见到他们,胃口也好了?
</br> 不过皇上的命令不是他可以置喙的,苏培盛只管传话,不敢耽搁片刻。
</br> 令苏公公惊讶的是,皇上这招居然真的有效!
</br> 太后起初还觉得麻烦,后来被几个孙儿哄着,慢慢地也能多进些膳了,再没听过柳嬷嬷说太后胃口不佳的话。
</br> 苏公公正纳闷的时候,忽听得皇上要摆驾畅春园,他连忙带着人跟上。
</br> 畅春园内,太后方才用过晚膳,将几个孩子打发回去。
</br> 这顿膳吃得不安稳,太后却笑着和柳嬷嬷打趣:“这几个孩子真是闹腾,宜尔哈自己来不算,还偏把欢哥儿带来了。那可真是个小魔王,见到什么都要抓一抓碰一碰,平时也不知道多闹人。”
</br> 太后虽嘴上说欢哥儿调皮,但柳嬷嬷能听出来,太后被几个孙辈陪着,心里是高兴的。
</br> 她忙道:“那是八阿哥亲近您,在您这儿根本不用收着,尽管玩就好了,太后娘娘您又不会怪罪他。”
</br> 太后笑着摇摇头:“那小子到哪都不怕生,偏还精力充沛,也不知道平日里贵妃怎么受得了他?”
</br> 说到贵妃,太后脸上笑意难免淡了淡。
</br> 柳嬷嬷见状,也不敢搭话了。
</br> 这时,宫人通报,说是皇上来了。
</br> 太后赶过一回,不好再赶第二回 ,收敛了笑意道:“让他进来。”
</br> 皇上没多久便走进来,朝太后行礼请安,坐下后喝了口茶,道:“儿子听说皇额娘近日身子不适,特来看望。眼下瞧着,皇额娘倒像是大好了。”
</br> 太后看他一眼:“你让那么些孩子轮流往畅春园来,日日盯着哀家用膳,哀家身体怎么会不好?”
</br> 太后怎么会不知道,孩子们来看她,定是皇帝授意的。她再对皇帝不满,也不会把孙辈赶出去,皇帝真是把她的心思琢磨得透透的。
</br> 皇上闻言只是笑笑:“让他们来陪您,也是尽尽孝心。如今看来倒是还有些用处。”
</br> 太后冷哼一声。
</br> 皇上充耳不闻,又抿了口茶道:“儿子知晓皇额娘的意思,但皇额娘也该听听儿子的想法。”
</br> 他语焉不详,太后却是当即就听明白了,抿抿嘴,让柳嬷嬷将宫人们都带出去。
</br> 皇上待众人都下去后,才徐徐说道:“皇额娘这些日子也看到了,朕的儿子已然不算少,其中不乏□□毓秀的孩子。朕忙于前朝忙于政事,大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每日数不清的折子源源不断地往京城送,朕无暇也无意再于子嗣上费心,只求将这几个孩子教导成材,将来能够不负皇考嘱托。”
</br> 他这话实在是直白,只差和太后说,他不想再和旁人生孩子,如今这些已然足够。
</br> 太后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又顿住。
</br> 皇上继续说:“皇额娘应该知道,皇子多了有时也不是好事。朕的兄弟那么多,倾轧争斗自幼时便始,皇额娘或许看不透,但朕身处其中,比旁人要清楚得多。皇额娘难道想见到您的孙辈也如朕一般吗?”
</br> 太后面色已经白了几分,她阖了阖眸,终究是开口道:“哀家知道你喜欢贵妃,搬出这么多借口,就是想让哀家死了这条心。”
</br> 皇上不置可否,扬眉道:“皇额娘心里清楚就好,儿子也不必明说了。”
</br> 太后沉沉地叹口气,望着皇上道:“贵妃如今尚且年轻貌美,你宠爱她,哀家也拦不住。但你可曾想过,这份专情又能持续到何时?若是你将来宠幸了别人,贵妃能受得住吗?你又能确保几十年如一日,不会厌了她?”
</br> 自古帝王多薄情,太后是不信皇帝能这般专情的,待红颜老去,只怕深情不长留,相看两相厌。
</br> 皇上听到太后这话,不由得勾唇,将手中茶盏放下,不失郑重地开口:“皇额娘多虑了,朕保证,绝不会出现您说的那种事,起居注上绝不会出现除贵妃之外的名字。”
</br> “至于会不会生厌……”皇上忍不住笑了笑,“朕大贵妃那么多,只怕先厌烦的是她才对。”
</br> 太后眉心不可遏制地一颤,觉得自己是不是年纪太大了,耳朵出了问题。
</br> 要不怎么可能出现幻觉呢?
</br> 第105章
</br> 再选秀
</br> “太后娘娘,……
</br> “太后娘娘, 皇上已经走了。”
</br> 柳嬷嬷立在太后身侧,注意到太后娘娘盯着虚空处看了近一刻钟,不由得出声提醒一句。
</br> 太后猛然醒过神来, 闭着眸沉寂半晌, 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 他们的事哀家是管不着了, 何苦费这心思。”
</br> 柳嬷嬷自然明白太后娘娘在说什么,她附和道:“娘娘能想开就好,皇上和贵妃娘娘心里都念着您,如今几位小主子们也时常来您面前尽孝, 太后娘娘只管享受这天伦之乐, 不必忧虑多思,您自己的身子要紧。”
</br> 太后不知听进去了没有, 上了年纪的面容显出几分憔悴来, 她怅然开口:“哀家是真没想到, 居然还能生出这么个痴情种来,贵妃……真是好命。”
</br> 好到她这个做婆婆的,心里都忍不住生出一丝艳羡。
</br> 先帝多情,怕是只有赫舍里皇后得了他一点真心,后宫里的其余人,要么是制衡前朝的棋子, 要么是绵延子嗣的工具, 更多的,还是凭借容貌得宠一时的玩物。
</br> 太后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幸运, 早早地生了儿子,从包衣宫女升到四妃之位,虽然出身不算高贵, 但在后宫也是少有人敢在她面前放肆。
</br> 可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贵妃什么都没做,皇帝就能帮她处理得干净利落,让贵妃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br> 太后猜想,皇帝近些日子做的事,恐怕贵妃一点儿都不知晓,皇帝回去也不会告诉她。
</br> “太后娘娘……”柳嬷嬷瞧见太后的神色,隐约猜到几分缘故,想了想道,“皇上毕竟与先帝不同。先帝幼时登基,坐拥天下美人,什么样的艳色没有见过,自然是雨露均沾。而皇上……您是知道的,皇上在潜邸时便忙着政务,心系国事,哪有心思放在后院?而贵妃出现的恰到好处,容貌脾性合了皇上心意,又有一路相互扶持的情分,皇上待贵妃,当然与旁人不同。”
</br> 皇上与贵妃这么多年走过来,但凡贵妃行差踏错一步,两人也不会如今日这般情浓意切,想来贵妃也就与寻常妃嫔一般无二了。
</br> 太后又叹了声,摆摆手道:“你不必再说了,皇帝心意已决,哀家不会再管他后宫的事,只要不伤了哀家的孙儿们,就随他自己折腾去吧。”
</br> 柳嬷嬷点头道:“太后娘娘心宽仁慈,皇上知道了,定会感激您的。”
</br> 太后面露倦色,扶上柳嬷嬷的手:“哀家累了,扶哀家去休息吧。”
</br> 柳嬷嬷应了一声,将太后搀扶到寝殿内,服侍太后歇下,命令宫人们都小心谨慎着,不许吵了太后娘娘休息。
</br> 这时,守门的小太监进来对她耳语几句,柳嬷嬷皱了皱眉,转身走出去。
</br> 柳嬷嬷甫一走到门口,便瞧见夜色下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旁边有小太监提着油黄色的宫灯。
</br> 月色朦胧,瞧不真切那少年的容貌,但柳嬷嬷经人禀报,自然知道站在这儿的是谁。
</br> 她笑着迎上去,道:“四阿哥,真是不巧了,太后娘娘已经歇下,如今早已睡熟了。”
</br> 弘历见到是柳嬷嬷出来迎他,便知道今日怕是见不到太后了,听到这话,只能抬手朝柳嬷嬷做了个揖:“多谢嬷嬷告知。是弘历疏忽,扰了皇玛嬷清净,弘历就不进去了,还请嬷嬷待皇玛嬷醒后提一声,说弘历改日再来请安。”
</br> 柳嬷嬷莞尔,笑着应下,瞧四阿哥身边只跟了一个小太监,又拨两个人跟上,护送四阿哥回圆明园去。
</br> 弘历道了谢,便转身走了。
</br> 柳嬷嬷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不由得喟叹一声。
</br> 四阿哥和太后原本并不亲近,可自从来园子避暑后,四阿哥就时常往畅春园来。这背后意图,别说是太后,就连她,也能瞧出个七八分。
</br> 无非是想在太后面前讨个好,将来能得太后支持,四阿哥的额娘在皇上面前不得宠,他只能靠别的法子来弥补自己的劣势。
</br> 但太后是能让他随便利用的人吗?
</br> 且不说太后本就疼爱贵妃的几个孩子,单从皇上这处来看,太后也不会愚蠢到去和皇上的心意对着干,扶持一个根基未稳的孙辈。
</br> 四阿哥还是操之过急了……柳嬷嬷摇了摇头,折身回去。
</br> 在园子里待了两个月,等盛夏过去,圣驾就得回紫禁城了。
</br> 尤绾还有些舍不得,皇宫比起圆明园,显得狭窄许多,景色也是早就看腻了的,一点新意也无。
</br> 皇上承诺明年再带她来,尤绾才和宜尔哈一起依依不舍地和圆明园告了别。
</br> 待回到紫禁城,又是一番忙碌。
</br> 安定下来之后,严嬷嬷给尤绾带来一个消息,说是皇后召了娘家两个姑娘进宫侍疾。
</br> “侍疾?”尤绾听到这话,忍不住心里一惊,“皇后的病已经重到这般地步了?”
</br> 按理说,皇后有恙,她们这些做嫔妃的,都该去景仁宫轮流伺候。但是皇上没开这个口,皇后也没底气端这个架子。更何况尤绾觉得,皇后要是看到她们,恐怕这病就更不得好了,故而这妃嫔侍疾一事便不了了之,再无人提起。
</br> 严嬷嬷神色凝重:“奴才问过太医院,皇后的脉案确实不大好,已是沉疴缠身,皇后娘娘又多思多虑,这病便拖着十来年不见好转。”
</br> 皇后的病情是秘密,若不是贵妃娘娘身份摆在这儿,严嬷嬷才打听不到这些消息。
</br> “不过奴才觉得,皇后娘娘召乌拉那拉家的姑娘进宫,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应是另有所图。”严嬷嬷说道。
</br> 尤绾问:“那两个姑娘多大?”
</br> “听说是皇后庶兄的女儿,一位该有十五,另一位不过才十岁出头,奴才派人去瞧过,容貌虽称不上惊艳,但也算是清秀有余。”
</br> 这么明晃晃的举动,惹得尤绾冷笑一声:“都是花一般的年纪,皇后倒是舍得下血本。”
</br> 严嬷嬷低着头,沉默不语。
</br> 尤绾吩咐她:“去和元哥儿说一声,让他近些日子少往后宫来,更不许靠近景仁宫。像什么御花园、鲤鱼池、雨花轩啊,都别去,省得遇到不该见的人。”
</br> 这皇家十岁定亲的阿哥比比皆是,想当初皇后也是十一岁便成了四福晋。皇后想做什么她管不着,但尤绾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被人安排婚事,乌拉那拉家的人,她是半点不想碰。
</br> “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转告六阿哥。”严嬷嬷说道。
</br> 乾西五所,元哥儿听到严嬷嬷的话后,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br> 瑞哥儿就更加听不懂了,问严嬷嬷:“嬷嬷,额娘为何不让哥哥过去啊?”
</br> 严嬷嬷不敢在瑞哥儿面前说什么,只好走近前去,对元哥儿小声说了几句话,元哥儿这才明白额娘的意思。
</br> “嬷嬷放心,只有给皇玛嬷与额娘请安时我才会往后宫去,平时都是待在阿哥所的。”元哥儿笑道。
</br> 等严嬷嬷走后,瑞哥儿好奇地凑上来,为元哥儿笑什么。
</br> 元哥儿敲他额头:“回去坐着,好好做功课,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br> 瑞哥儿抿抿小嘴巴,无奈地坐回去,揉揉额头。
</br> 皇后娘家姑娘进宫这事,元哥儿起初并没有放到心上。他猜测阿玛对他们的婚事自有安排,景仁宫素来与永寿宫不睦,皇后不至于将她外甥女指给自己。
</br> 元哥儿也不担心其他兄弟会凭借姻亲得到皇后的支持。以阿玛和皇后娘娘之间的“情分”,谁娶了乌拉那拉家的女儿,那应该就是与储位无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