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皇贵妃晋升记 > 清穿之皇贵妃晋升记 第100节
</br> 七月,皇上奉皇太后前往避暑山庄。这回四爷不曾随驾,因着天气燥热,便带着满府的人前往圆明园避暑。
</br> 尤绾记得今年是二废太子的年份,眼瞧着距离废太子的月份越来越近,她心里总是惴惴的。
</br> 等住进天然图画,周围景色清新疏朗,她总算觉得那股子郁气散了些许。
</br> 反正皇上和太子都去了避暑山庄,天高皇帝远,哪怕是废太子,也暂时波及不到四爷身上。
</br> 四爷注意到她心绪变化,只当是因为换了地方,暑气不似京中那般酷热,故而心情舒畅了许多。
</br> 这一日,尤绾来到九洲清晏陪四爷用膳,四爷便和尤绾说:“以后若是你想了,咱们便常常到园子里来住。”
</br> “好啊!”尤绾不知道四爷脑补了什么,她想了想道,“那咱们再建个院子吧,虽然天然图画离九洲清晏挺近的,但走过来也要将近一刻钟呢,我都要晒化了。”
</br> 这大热天的,她在日头底下走这么久,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br> 四爷扬扬眉:“那你说想住哪儿?”
</br> 尤绾放下银箸,抱住四爷的手臂,甜甜地笑起来:“我瞧着九洲清晏东边还空着,您让人来盖个院子,好不好?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天地一家春,您觉得如何?”
</br> 四爷对她主动亲近的举动十分受用,更何况尤绾还想把院子建在九洲清晏旁边,可不就是想快点见到他吗?
</br> 但四爷没有这么快答应,不然岂不是显得他太不自持自重了?
</br> “盖院子不是件容易事,从画图纸到实地动工,那可都是要人费心费力盯着的。爷若是遂了你这个心愿,你准备怎么谢爷?”
</br> 四爷这话完全是在胡诌,平地而起建好天地一家春,确实不容易。但是有工部和内务府的官员工匠在,他只负责瞧两眼也就罢了,能费什么精力?
</br> 尤绾才不上四爷的当,她故意道:“原来这么麻烦啊,那我就不要了,还是缩在天然图画里避暑吧。以后您让苏公公请我来九洲清晏,我可是不答应的,您自己瞧着办吧。”
</br> 说完这话,尤绾就继续用膳,再也不往四爷那儿瞧一眼,四爷只能服输:“罢了罢了,爷不用你谢,等会你告诉苏培盛,想要个什么样的院子,要求说明白了,免得盖好之后你不喜欢。”
</br> 尤绾听见这话,眼眸弯弯,抬头在四爷脸上亲了一口:“您真好!”
</br> 她方才喝的是莲子羹,唇齿间带着丝丝清香,这样吧唧印在四爷脸上,惹得四爷眼眸微沉。
</br> 四爷一点都不恼,视线在尤绾沾了汤羹显得越发晶莹粉嫩的唇瓣上划过,喉结忍不住动了动。
</br> 过了没两天,就有内务府的人来九洲清晏测量绘图,饶是他们已经尽量放轻动作,但还是时不时会吵到四爷那边。
</br> 四爷便用这个借口,暂时搬进了天然图画,说是等新院子盖好了,他再回去。
</br> 自那时起,尤绾便发现工匠动工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直到整个夏天过去,天地一家春也不过只有了个雏形。
</br> 最后等到回到王府,四爷也没从天然图画搬出来。
</br> 尤绾每日都能看到四爷顶着烈日去九洲清晏议事,待傍晚后再回来,一个夏天过去,四爷都黑了不少。她不免觉得好笑,却不能说出来,省得四爷恼羞成怒。
</br> 待回到王府后,已经是九月了。
</br> 按照皇上往年出巡的规矩,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回京的图中,但圣驾还未进京,二废太子的旨意先进了紫禁城。
</br> 康熙爷以太子“是非莫辩、大失人心”等等罪名,再次将太子胤礽废黜,复行□□。
</br> 尤绾早知道会有这么一遭,并不觉得惊讶。但留在京城里的几位爷可比不上她淡定,雪花一般的密信往塞外送,又有数不清的信件送回京城来。
</br> 尤绾明显感觉到四爷突然忙碌了许多,已经连续五六天没往芙蓉院来,连一日三餐都是随便解决的。
</br> 她担心四爷这样熬下去,身子得出问题,便每日按时按点准备好膳食,亲自送到前院,免得四爷胡乱用一些便撤下去。
</br> 这个时候,圣驾已经进京了,废太子被圈禁在咸安宫。
</br> 四爷用膳时,忍不住和尤绾提起这件事:“二哥这回,应该是出不来了。”
</br> 皇上可以复立一次,但绝不会复立第二次,如此这般出尔反尔,又怎是英明君主所为呢?
</br> 四爷明白,废太子这回,怕是要和大哥一样,被圈禁至死。
</br> 他不由得想到,若是去年那场围猎,十三弟不曾替太子挡下袭击,是不是对于太子而言,会是更好的结局?
</br> “十三弟也受了牵连,”四爷说到这个,眉心紧皱,“他和二哥一向走得近,又有去年那件事,皇上这回迁怒于他,也将十三弟圈禁在府邸里了。”
</br> 四爷如今知道自己救不了太子,太子也不想让他救,但十三弟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他这些日子奔波,都是为了能让十三洗脱嫌疑,早早出来。
</br> 尤绾闻言也忍不住担忧,这一回十三爷没有在一废太子时被圈,她以为十三爷已经躲过这一遭了,没想到二废太子时还是被牵连。
</br> 只希望四爷能将他救出来。
</br> 太子二废之后,京中各个派系的人又都开始活动起来。
</br> 昔日里拥护八爷的那些人又有了希望,朝中老臣也都觉得不可不立储君,纷纷上折子请求皇上重新立储。
</br> 尤绾让人时刻打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到八爷自己给皇上呈了折子,上书“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病不起”,惹得皇上大怒。
</br> 尤绾都觉得他是不是想当太子想疯了,这种话也能说得出口,与大阿哥当初的做派倒是如出一辙的蠢。
</br> 听闻四爷说,皇上自从废太子之后,身子一直不太好,被八爷这么一气,当即就倒下了,经太医连夜诊治,才稍稍缓过来。
</br> 这个冬日,整个京城都阴云罩顶,无人敢多事。皇上则搬去畅春园养病,大半个朝廷也跟着搬了过去。
</br> 为了方便四爷上朝,王府众人也都前往圆明园。
</br> 天地一家春已经建好主殿,尤绾这回便不再前往天然图画,而是在九洲清晏旁住了下来。
</br> 因着离九洲清晏太近,她越发感觉到局势紧张,日日出入九洲清晏的属官都是神色严肃脚步匆匆,四爷也只有到她屋子里的时候,才会稍稍轻松几分。
</br> 瑞哥儿已经和哥哥们住进书院,如今只有宜尔哈时刻陪在尤绾身边。往往四爷皱着眉进来,宜尔哈便会自告奋勇,要给阿玛揉肩捶背。
</br> 她自然是没什么力气,但小家伙天真可爱,也能逗得四爷绽出几丝笑颜。
</br> 这一日晚膳过后,宜尔哈犯困,尤绾便让嬷嬷将她抱下去歇觉,转身看到四爷又是沉着眉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br> 她坐过去问:“还是在烦朝臣吵着立储的事?”
</br> 四爷轻叹一声,摇头道:“皇上已经说过不再立储,那些大臣们就算不满,也做不了什么。”
</br> “那你怎么还是这副神情?”尤绾不解道。
</br> 四爷看了她一眼,眸中带着愁闷:“皇上的身子越发不好了,明年万寿节便是千叟宴,不知皇上能不能……”
</br> 四爷后半段话没有说出来,尤绾却听明白了。四爷是担心皇上的身体,能不能撑到千叟宴。可别到时候宴会准备好了,皇上却无法出席,那可是喜事变丧事了。
</br> “皇上吉人天相,定然无碍的。”尤绾可是记得康熙爷还有好几年可活呢,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肯定不会有事的。
</br> 四爷抿着唇不出声,脸上还是隐隐带着忧愁,并未因为尤绾的话便放下心来。
</br> 尤绾瞧见他这副神色,心里忍不住一颤,难道康熙爷真的被太子和八爷气狠了?病情那般严重吗?
</br> 若是康熙爷提前驾崩了,那四爷还能……
</br> 尤绾不敢深想,连忙打住了自己的念头。
</br> 这一年年关,皇上因为病重,便在畅春园养病,只有除夕和初一两日,撑着病体出席了宫宴,之后便鲜少在人前露面。
</br> 尤绾她们去拜见德妃时,德妃脸上也不见笑颜,早早地便让尤绾她们回来了。
</br> 元哥儿和尤绾说今年没能见到皇玛法,不过皇上身边的李公公给他了一箱书,说是皇玛法赏给他的。
</br> 尤绾打开那箱书瞧了瞧,都是有些年头的东西了,上面还有人做了批注,尤绾不敢胡乱猜测这书是谁的,只让元哥儿收好,莫要让旁人知晓。
</br> 元哥儿乖乖应下,并未问额娘为何这么做。
</br> 过了年关便是康熙五十二年,今年是皇上的整寿,宫中早早地便开始准备千叟宴。
</br> 还未出正月,皇上突然下了两道圣旨,册封诚亲王之子弘晟和恒亲王之子弘昇为世子,爵俸均与贝子同。
</br> 并遣雍亲王和十二贝勒,并诚亲王世子祭永陵、福陵、昭陵。
</br> 四爷这边匆忙准备好一切,领着十二爷和弘晟随仪仗出发。
</br> 尤绾发现历史果然提前了,心里忍不住担忧。但这次祭拜的人选并没有变,她又觉得应该还是四爷登基。
</br> 但府里的人和她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无人在意四爷去了哪里,全部都在想,诚亲王府和恒亲王府都已有了世子,那雍亲王府上,也该立世子了吧?
</br> 皇上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
</br> 李氏是最先沉不住气的,她在曲院风荷里想了两日,待四爷离京之后,她便立即准备好措辞,来到福晋养病的桃花坞。
</br> “赵嬷嬷,”李氏难得地对福晋身边人露出了笑脸,“听闻福晋近日身子不大好,我特来看望。”
</br> 赵嬷嬷视线在李氏身上划了两下,又转到李氏身后的一众奴才身上,瞧见她们手里都是空落落的,不由得在心里嘀咕:探病还空手上门,这李侧妃也太蠢了些,连面子功夫都做不好。
</br> 但她想起福晋的嘱托,她还是脸上带着笑,对李氏道:“侧妃快请进吧,福晋正等着您呢。”
</br> 第94章
</br> 千叟宴
</br> “我这许久没人来了,难为……
</br> “我这许久没人来了, 难为你还挂念我。”福晋坐在窗下的暖炕上,脸上敷着厚厚的脂粉,遮掩住内里的病气, 朝李氏笑得温和。
</br> 仅从她的神色, 是半点看不出来之前与李氏有多么的不睦。
</br> 李氏附和地扬起笑, 眼睛在福晋的妆容和穿着上迅速划过。瞧见福晋虽然精神尚好, 但身上的衣衫已经宽大许多,可想定是瘦了不少,李氏思及府里关于福晋久缠病榻的传言,心里信了几分。
</br> “福晋这话可就见外了。”李氏摆摆手, “您是府里的王妃, 妾身自然是时时将您记在心上的,每日都关心您身子是否康健。这不是怕扰了您的清净, 才拖到这时候过来请安吗?”
</br> 福晋勾唇深意一笑, 拿起身边矮几上的茶盏, 低头抿了两口:“我这病总不见好,在屋里养了许久,倒是让你们担忧了。”
</br> 李氏讪讪笑了两声,借着这个话头,拐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件事上。她身子前倾,靠近福晋, 声音压得低低的:“福晋您许久不出门, 怕是不知道,外面可出了件新鲜事呢。”
</br> 福晋明知故问道:“什么事儿?”
</br> “就前不久, 皇上给诚亲王和恒亲王都立了世子,您说皇上怎么就突然想起这个了呢?”
</br> 福晋神色沉稳,只扬了扬眉:“许是那两位府上的阿哥到年纪了, 也该立世子了。”
</br> 李氏瞧福晋这慢条斯理的模样,就知道福晋是等着她自己开口,李氏攥攥手心,笑道:“福晋说的没错,这种事儿也该早早定下来,免得各府上的阿哥们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只是……”
</br> 她话说到一半,便是欲言又止。
</br> 福晋朝她点点头:“你有什么话,但言无妨。”
</br> 李氏幅度极小地牵了牵嘴角:“妾身想说的是,皇上都立了那两位,怎么偏偏将咱们府上的忘了呢?况且……况且二阿哥也到岁数了,不比他们差多少。”
</br> 福晋闻言,放下了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氏。
</br> 李氏就当自己没看懂福晋的神色,自顾自地说:“无论是按身份还是按序齿来排,二阿哥都该是咱们府上的世子,就像恒亲王府上一样,立的不也是侧福晋所出的长子吗?怎么皇上就单单跳过了咱们,妾身真是想不明白。”
</br> 福晋轻笑一声,并未点破李氏的小心思,无非就是想从她这打听打听,为何二阿哥不是世子,除此之外,还想拉她下水,把二阿哥送到那世子之位上。
</br> 福晋虽因头疾缠身,鲜少出府,但她还不至于连这点机关都看不出来。皇上不立雍亲王府的世子,只可能有两个缘故,要么是皇上不喜,要么是四爷不愿。</p>